而就在外界局勢波詭雲湧,風雲變幻時,房間中,蘇木仍煉製著法器。
在他麵前,火焰已經熄滅,一枚足有拳頭大小,近乎玉質的小鐘,漂浮在了半空之中。
一股股似雲霧之氣的存在,將其籠罩,小鐘在蘇木的控製下,並未抵抗,可鐘身之上的道道紋路,卻在閃爍中,逐漸變得虛幻。
漸漸地,紋路開始向內收縮,似是要從鐘身上剝離開來,若是讓它徹底脫離,蘇木先前晝夜不絕的努力,怕是要毀了大半。
可蘇木卻並未放在心上,手指勾勒,一道又一道符籙從他的指尖脫落,飄立於虛空之中。
而就在符籙成型的瞬間,周遭天地元氣的濃鬱程度,再次提高了一個層麵。
尤其是被符籙包圍的空間,其內的天地元氣,更是不可思議的達到了液化的程度。
那玉質的小鐘浸泡其中,表麵上的紋路收縮速度加快,直至化作一粒粒光點,漂浮在了虛空之中。
“全都剝離了麼。”
蘇木看著眼前的一幕,並未因自己多日以來的努力荒廢而鬱悶,反倒目露精光。
隻因在他的視線範圍內,那足有一百零八之數的光點,自發運轉起來,於虛空中有序排列,形狀與那玉質小鐘,彆無二致。
“散!”
就在這一刹那,蘇木低喝一聲,光點凝聚而成的小鐘不見動靜,卻見那以白金玄鐵為基礎打造的法器小鐘原胚,此刻陡然變得虛幻起來,逐漸變得輕薄、透明,竟好似如積雪消融一般。
“來!”
直至小鐘徹底消失,目視著眼前的天地元氣,又是一道喝令從蘇木的口中發出。
下一瞬,便見那周圍的天地元氣,無風自動,好似江河倒灌一般,朝著光點凝聚的小鐘蜂擁而去。
光點也是來者不拒,一粒粒光點忽明忽暗的閃爍著,天地元氣為之吸收,從最初液化的程度,變成稀薄的霧氣,最終在這片空間內,都幾乎察覺不到天地元氣的存在。
光點彙聚而成的小鐘,這才仿佛吃飽了一樣,以極快的頻率閃爍了三次,忽然凝滯下來。
緊接著,便見光點的表麵,出現了一些很難察覺的白色裂痕。
這些裂痕越來越清晰,覆蓋地範圍越來越廣,直至碎裂開來。
“嘩——”
好似九天之雲低垂,江河湖海倒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一股白色氣流飛快彌漫開來,隨著光點碎裂的越來越多,白色的覆蓋麵積,也越來越廣。
最終,在一片好似仙境的雲霧之中,一枚玉質小鐘悄然浮現。也就是在小鐘出現的瞬間,周圍的雲霧自發彙攏,紛紛點綴在鐘聲之上,變作了花紋。
不見絲毫嵌合的痕跡,就好像本來就存在於鐘身之上一般。
至此,法器成!
蘇木頗為欣慰的看著麵前的小鐘,心念一動,小鐘仿佛受到了牽引一般,飄飛而來,又在他身前三尺的位置懸停,與目光平齊。
而後,鐘聲之上,一片留白之中,無常二字悄然浮現,同樣渾然天成,不見斧鑿痕跡。
“散。”
一個字節從蘇木的口中吐出,無常鐘響了三聲,而後瞬間化作天地元氣,將蘇木包裹起來,又隨著一個‘凝’字出現,一襲鎧甲顯現,與蘇木的身軀緊密貼合在了一起。
緊接著,在蘇木心念閃爍之間,鎧甲又變為了利劍、長弓,乃至狼牙棒......最終又變回了最初的玉質小鐘。
“沒有異常......也該是我突破的時候了。”
看著小鐘變化儘百次,仍不見異常,蘇木也放心下來,隨即深呼吸,調整自身的狀態。
在他原本的設計當中,法器小鐘雖然會具備自身的諸多能力,可卻並不會衍生出任意變換的神通,而這衍生出的神通,卻是他的突發奇想。
也是一次嘗試。
在許久以前,他就發現自己因功法衝突的緣故,前進無路。
若是以尋常辦法突破,他又心有不甘。
於是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最終還是從道經之中,找到了靈感。
在道經第十一章,有這樣一段文字:“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意思是,糅合黏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間的空虛處,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並建成房屋,有了房屋中間的空虛處,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也發揮了其效用。
他所學的一身功法,無論是六庫仙賊、雙全手、通天籙......亦或是本世界的金剛不壞神功、吸功大法等等......
在他的過往的認知中,這些功法承擔的,都是‘有’的作用。
而所謂的‘無’,則是身軀,是經脈。
然而隨著蘇木的不斷突破,他發現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理解。
便取道經之中的‘器’為例,從表象上來看,人體為器皿,經脈中空為無,武者修煉的內力、真氣,在其中流動,是為有。
但其實不然。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人用杯子盛水,其中杯子中空為無,盛水為有,是人使用器皿,而非人化作了器皿。
功法也是同理。
武者本身並不具備凝水成冰的奇異能力,即便擁有成百上千年的內力,若不修煉對應的功法,充其量能夠辦到的,也僅僅隻是力大無窮、健步如飛,可這並非是什麼奇異的能力,隻是基於自身本就擁有的能力的一種增強。
想要施展出千裡冰封、焚天煮海這種能力,仍需要功法的輔助。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也或多或少明白了一些。
功法並非是‘有’也並非是‘無’,而是‘器皿’本身。
功法修煉出的獨特真氣、內力,實際上是煉製用以構建‘器皿’的‘黏土’。
運行功法的過程,便相當於在體內塑造‘器皿’的過程,而凝水成冰、焚天煮海這些,都是器皿製造出後,本身自然而然就會產生的效果,而這效果,才是‘有、無、器皿’三者之中的‘有’!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