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是也想糾正這些人的稱呼,可奈何楊縣令在他自己這一畝三分地,特彆有委婉,說什麼小孩子都覺得是對的。
他試著糾正幾次,也就放棄了。
總不能對小孩子還是大棒加甜棗吧?
他實在是狠不下來那份心。
蘇木遠遠見了這樣的場麵,瞬間就認出了二人的身份。
與此同時,楊縣令也注意到了蘇木這位陌生人。
走過來,朝他行了一禮:“這位仁兄,不知......”
“蘇木,錦衣衛千戶。”蘇木點了點頭,同時自我介紹了一下。
聽到姓蘇,又是千戶,楊縣令也瞬間就聯想到了離歌笑口中的蘇千戶,在得知了療傷符也是對方的手筆後,更是敬佩不已,如今見到了真人,更是激動地無以複加。
寒暄了好一陣,蘇木才覺得耳朵清閒了下來。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空檔,忙開口問道:“嶽青呢,怎麼沒見到他?”
“嶽百戶在河堤那邊,說是要實地考察一番。”楊縣令也知道蘇木此行前來的目的,當即也不再浪費對方的時間,直接叫來了師爺。
而後看向蘇木道:“蘇千戶,我這兒還有些事情走不開,就讓師爺帶你前去吧。”
說著,楊縣令又指了指自己,指了指一旁等待指導的工人,歉意一笑。
“有師爺帶路就足夠了,楊縣令自便即可。”蘇木笑著點點頭。
等到楊縣令離去後,他才是看向師爺,詢問道:“師爺,勞煩前麵引路。”
其實,根據此地的風水結構,不用人帶路,蘇木也能找到嶽青,但楊縣令都說了,他要是說用不著,一方麵傷了對方的一顆善心,同時也會顯得自己過於高冷。
這可不是他要的人設。
至於師爺的存在會不會拖慢他的步伐......完全不用擔心,有著神行符,即便是一個沒有修煉過的普通人,他都有把握讓對方變成日行八百的神行太保。
不一會的功夫,蘇木就來到了河堤旁,找到了嶽青。
“大人。”
嶽青見到了來人,走了過來,恭敬行了一禮。
蘇木點點頭,看著湍急的河水,詢問道:“情況怎麼樣?”
“水流湍急,專業的河工匠人想要下水疏浚河渠都極為不易,更不用說百姓,但若隻是修建堤壩,待來年怕又要被衝垮......”
嶽青也有些發愁。
以工代賑沒有辦法順利進行是一方麵。
另一方麵也是現階段,即便是由他來修建堤壩,最終也隻不過是治標不治本。
蘇木聞言,同樣皺了皺眉。
“將難處仔細和我說說。”
“是,大人。”嶽青點點頭,將治理河渠遇到的麻煩,說了出來:“黃河水濁,屬下剛剛用鬥斛測量了一下,一鬥水,沙具其六,這還是趕上了汛期,水流湍急,若趕上伏秋,怕是水隻具其二。”
“水少而沙多,勢緩則沙停,沙停則河飽......”
總的來說,這是個惡性循環。
水流湍急,能夠衝走泥沙,但同時也衝垮了河堤,等到重新修建了河堤,水勢稍緩,泥沙再次淤塞河道,若不清理,第二年水勢再漲,河堤勢必要被再次衝垮。
可即便是清理了河渠,最終也是治標不治本......畢竟黃河最不缺沙子。
總不能寒冬臘月,還讓河工們下河挖沙子吧?
“那若是加強堤壩的結構呢?”蘇木試探開口。
“難。”嶽青搖了搖頭,並沒有因為蘇木是自己的上司,就說話委婉,畢竟這是關乎到萬千百姓的事情。
“隻要河道淤積,每逢汛期,河水就會上漲,若是一味的增強河堤的強度,固然能夠守住河堤,但怕是這河堤要越修越高,待到有朝一日,河堤再也承受不住水流的衝刷,怕是受災的麵積更廣。”
蘇木聽到這話,腦海中想象了一下,瞬間否定了自己的愚蠢主意。
但很快,他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嶽青,你剛剛說勢緩則沙停,沙停則河飽......若是使水流湍急,是否能夠帶走泥沙?”
“這是自然。”嶽青沒有任何遲疑。
這是自然定律,即便是黃河,以往趕上汛期的時候,含沙量都會降低三成,即豐水少沙,當然因為黃河水沙異源,所以並不絕對。
但毫無疑問,若是水流湍急,河底的泥沙必然淤積不起來,這是自然規律。
聽到這話,蘇木試探開口:“那你看這樣如何,在河道兩旁修建堤壩,不讓河水分流,使其流動湍急,繼而衝走泥沙......”
蘇木的方案很潦草,想法也很簡單,即通過縮小出水口的方式,增強水壓。
若僅僅按照他這樣一句話去治理河渠,最終失敗無疑是必然的。
但有些時候,專業人士並非欠缺技術,而是一個自己想象不到的點子。
蘇木的點子,便給了嶽青啟發,動用腦海中磅礴的專業知識,嶽青很快就將蘇木的點子,加以完善,最終預估了可行性。
“可以一試。”
......
......
有了治河方案,嶽青也是繪製起了圖紙。
蘇木則是在師爺的帶領下,前往了農田當中,他可沒忘記自己此行前來的根本目的——催化農田。
至於糧種,他從京城帶了一些,數量雖然不多,但無外乎就是依靠生機多催熟幾次。
總比去那些黑心糧商那買要合適得多。
很快,蘇木就到了田間。
手掌拂過噬囊,便有十幾道身影飛了出來,這些都是他臨走之前,帶上的機關傀儡,強在續航,內置的機關核心,可以吸收天地元氣補充能源。
此外,這些機關傀儡還搭載了符籙,使得它們操控起來也變得非常智能。
蘇木隻是將糧種分發下去,每一具機關傀儡就自己找準一個方位,開始耕種起來,在指法、輕功的加持下,效率更是高得沒話說。
沒一會功夫就將糧種全都種了下去。
而後在師爺驚愕的目光中,蘇木開始催熟糧食,種子從發芽到成熟,再被收割,接著繼續輪回......直至原本被水患衝毀的農田,全都增添上一抹綠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