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招式還是輕功,皆以奇詭著稱,若是與人交手,可占儘優勢。
可若是被動挨打,這兩門武功能夠發揮出的效果,隻能說是聊勝於無了。
胸口受到重擊,隻聽&39;哢嚓&39;一聲,卻是肋骨折了幾根。
不過,他也不是全無手段,要說重擊臨身,最忌諱的還是硬抗,若是站在原地讓人家硬打,拳勁毫無疑問要挨個徹底。
可要是邊打邊退,隻要退出去的距離夠遠,退後的速度夠快,就足以將勁力卸去大半。
而輕功,恰恰是邊不負最為擅長的。
隻是眨眼的功夫,便見邊不負運轉刑遁術,身體陡然化作一道流光,朝著後方飛奔而去,勁力逐漸被卸去。
然而,好景不長,卻見邊不負身後陡然亮起一道劍光。
相隔數十丈遠,便見劍光飛起,樸實無華,可速度卻如雷霆閃電,勢不可擋,劃過沿途的幾座石碑,沒有帶起絲毫聲響。
似沒有接觸一般,可緊隨劍氣而出的一股勁風吹過之時,那石碑上半截卻以一種詭異的緩慢速度,滑落在地。
斷麵平滑非常,讓人毫不懷疑,若是換一種天生平滑的石料,此時已經可以當鏡子使用了。
這一切說來話長,可實際上,這一切發生的極快。
佛教的經書當中,經常用彈指來形容極短的時間,即一彈指頃。
而按照佛經當中來說,一彈指為二十瞬,一瞬為二十念,一念為二十息,一息為六十刹那。
而這一劍的過程,便是一刹那。
邊不負方才察覺到身後襲來的這一道劍氣,幾乎同時,就已經感覺到了背後血肉傳遞而來的刺痛感。
腳下的步子忙一調轉,以一個近乎不可能的姿勢止住了後退的趨勢,同時向著側身一避。
這才堪堪避開了這一道劍氣的鋒芒,然而半邊身子,仍然被那劍氣攜帶的,宛如天雷烈火一般灼熱猛烈的真氣刮蹭到了。
此刻,邊不負隻感覺這一股真氣,像是蛆蟲一般,發了瘋一樣,往自己的身體裡麵鑽。
然而邊不負雖然人品不怎麼樣,但他仍舊是陰癸派的長老。
掌握著最好的修煉資源。
以至於,他的紫血大法,早已臻至圓滿。
隻見他皮膚下麵的血液紫中泛金,此刻加速流動,竟使得邊不負頭頂,有著三團雲霧氤氳。
儼然有一種道門三花聚頂的感覺在裡麵。
而那些真氣,也隨著這些雲霧,一同被排出體外。
隨著紫血流動,邊不負的傷勢也恢複了許多。
身子一轉,目光凝重地看向遠方。
隻見一股塵浪卷卷而來,塵浪當中,隻見有一身高八尺,頭發蓬亂的壯漢,正手握一柄寶劍緩緩走來。
明明隻有一人,可給人的感覺卻好似千軍萬馬,甚至猶有過之。
此人是誰?
中原何時有了這等高手!
邊不負飛快轉動腦筋,想要從記憶中找尋一位能夠與眼前之人對應上的高手姓名。
可他卻失敗了。
能夠與眼前之人聲勢相當的不是沒有,但那人用刀不用劍。
與此同時,小老頭吳明也發現了不對,目光看向諸葛正我,見其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心道一聲中計了。
當即就要飛身離去。
可他的身子才離地半丈高,便見左右兩側各飛出一人來。
左邊那人,內襯玄甲,外披錦袍,手中無劍,可其本身卻仿佛是天地間最為淩厲的寶劍。
右邊那人,隻是一身尋常的褐色武者勁裝,聲勢不顯,可當他的目光掃視過去,卻感覺自己乘上了一條小舟,在無邊狂風怒濤當中,孤立無援。
高手!
毫無疑問,兩旁之人皆是高手!
而這兩位高手,卻絲毫沒有跟小老頭客氣的意思,一掌一劍,當頭轟擊而下。
小老頭想要閃躲,可腳下卻好似生了根。
低頭一看,赫然是諸葛正我不知何時,將陣法一轉,改攻勢為困勢。
四陣一一轉變,陣勢相輔相成,威力更是以幾何倍提升。
饒是小老頭同樣精通奇門陣法,想要短時間內破陣而出,也是天方夜譚。
心知避無可避,他也不再去避。
真氣升騰而起,引來了無邊的天地元氣,卻又很快消弭無形。
小老頭的動作也很奇怪,明明雙腳好似紮根一樣陷在陣法當中,身體卻好似醉了酒一般,搖搖晃晃,無處著力。
又好似天上的流雲,體無定形。
在那一掌一劍落下之際,他身子微微凹陷,似被掌風劍氣壓迫,可卻又很快化作兩道虛幻之影。
引得劍氣掌力互相碰撞在了一起。
而他本人則在威勢當中,隨波逐流,似無力抵擋,卻又以種種詭異姿勢,在這方寸之間,將勁力卸個乾淨。
“郭巨俠果然名不虛傳。”
小老頭看向身側一方,見那褐色勁裝的中年武者,眼中滿是戒備。
他這一招名為醉臥流雲七殺手,卻是防守反擊的絕招。
能夠在敵人攻擊來臨刹那,以間不容發,卻又輕描淡寫的姿態,將牽引著敵人的勁力,將其儘數返還回去。
可沒想到郭巨俠竟然將掌法練到了剛柔互濟的境界。
明明是驚濤拍岸之力,卻偏偏讓他調用的好似潺潺溪流,化剛為柔,以流水勁與他的流雲勁相抗衡。
若非他反應的及時,在最後一刻放棄了牽引捕神的劍氣反攻其人,而是選擇了讓兩股勁力相碰互毀,怕是就算自己能夠以彼之力還施彼身,郭巨俠這一道流水勁,也會重新化作波濤,給予他重創。
到時候,他與捕神以傷換傷,郭巨俠卻還保持巔峰,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
“吳先生謬讚了。”
郭巨俠笑了笑。
吳明又看向了另外一側,剛剛從他的視角來看,隻能見到郭巨俠,而感知當中,另外一人的氣息既熟悉又陌生,實在讓他好奇。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