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那樣子,方才那冷著臉,不大好相處的大夫,分明就是這溫府的主家人請過來的。
原先還覺得孫秀才有個秀才在身,卻與個丫頭定親,為他覺得有些不值當,此時卻羨慕起來。
能攀上溫府,以後說不得飛黃騰達都不遠了。
溫小六擺擺手,表示不介意,“對了,孫先生,我能去看看你院子裡的蔬菜嗎”
“當然可以,需要我帶您過去嗎”孫秀才愣了一下道。
“不用不用,我自己過去瞧瞧就行。”說著溫小六便帶著行露往外走。
那李嬸兒看了看孫秀才,見他一副神思不屬的擔憂模樣,知道他是擔心妹妹的病情。又去看那位溫府的六姑娘,沉思一下,還是跟了上去。
那些千金小姐哪裡見過什麼蔬菜,怕是新奇些想看看,彆一會不小心將孫秀才妹妹辛苦打理好的菜園子給弄亂了。
“六姑娘,您要看什麼,我帶您去吧。這些都是淼淼那丫頭種的,我偶爾也會過來幫忙,您有什麼不懂的,直接問我就成。”李嬸兒上前,笑的有些諂媚道。
溫小六雙眸微微睜大,“真的嗎先生的妹妹不過比我大了兩歲,便能自己打理這麼大的菜園子了嗎”
“瞧您這話說的,我們農村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哪個不是六七歲就要跟著下地的。十來歲的年紀了,會種地種菜那再正常不過了。”李嬸兒笑了笑道。
她說話時嗓門比方才大了不少,不知是不是因在外頭比在屋內放鬆。
溫小六也不介意,乖乖巧巧的聽她說農村的孩子都是怎麼當家乾活的。
溫小六先前也曾在鬆泉村住過那麼長時間,自然知道他們不似她一般,從小衣食無憂,十指不沾陽春水。
隻是,許是因孫秀才有功名在身,又是冬靈的未婚夫,便先入為主的覺得他們家條件並不會太差。
更不至於讓一個小姑娘下地。
隻是今日到了這裡才發覺,原來孫秀才家中比她想象的還要貧苦一些。
溫小六看著菜園子就發起呆來。
春月姐姐和秋霜姐姐嫁的雖不是什麼豪門貴族,但皆是吃穿不愁的人家,日子比一般百姓要富足一些。
若是冬靈姐姐嫁到這裡來,莫不是每日也要跟著下地勞累
溫小六雖不是嫌貧愛富之人,但冬靈與春月幾人都是從小照顧她長大的,感情自與旁人不一般。
內心底便不願意冬靈她們吃苦受累。
隻是這人聽說是冬靈姐姐自己選的,那她便不能做那棒打鴛鴦之人。
隻能想些辦法,看看能否讓孫秀才家日子過的好些。
隻是這些如今來說卻有些遙遠,眼下最緊要的還是得先治好孫秀才妹妹的病。
“這瓜如今長得正好,再過段時日便能摘下來吃了。剛摘下來的瓜,又鮮又脆,若是在井水裡冰一冰,那滋味,更是妙不可言。六姑娘要是有時間,到時候也可以來摘了嘗嘗。”
溫小六的思緒總算被拉回。
------題外話------
孫影行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裡。辛棄疾生查zha子獨遊雨岩
說一下介幘ze
幘起先是古代男子用來包頭發的頭巾,後來演變成便帽,到了東漢時才流行起來。當時身份低的人不能戴冠,隻能戴幘。
幘又分為介幘和平上幘兩種介幘,又叫屋幘,就是形狀很像房子屋頂的樣子,一般是文職人員用的;平上幘就是在頂上覆巾,一般是武職人員用的。
這東西其實秦漢時期比較流行,到了唐宋基本就演變成進賢冠跟武冠了。但這文本身是架空的,我就不按曆史文化發展來寫了哈
圖片我會發在的評論區,如果有興趣,又有a的,可以過去瞅一眼是啥樣的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