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侄子的脾氣他可是知道的。
平時跟他們都不願意多說一句話的,就算是溫家人,若不是那小丫頭,他能跟人家一起同路進京
謝三爺可不信。
突然又想起最近聽到的消息,眼神一亮,“那裡麵就算不是溫家四房的兩個丫頭,但有一個是吧我可是聽聞,那位六姑娘被皇上召見了。”
謝金科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從身側拿起書來繼續看。
謝三爺也不在意,隻是滿臉揶揄的笑,看著他不說話。
溫子元帶著溫小六他們進了溫府。
大太太正得了信等在門口。
她是收到傳信的人過來,才知道暮雪也跟著過來了。
原本不過是平平常常的等著安排小六在府裡住下,此時卻來回走動,有些焦急的往外看。
她已經許久未曾見過自己這個外孫女了。
先前除孝從金陵回京,也未曾來得及去舒府看看她。
隻是嬤嬤來信說女兒給姑爺納了妾,那人又生了個兒子出來。
以她女兒的心性,隻怕是很難沒有心結的。
隻是女兒習慣報喜不報憂,從來不說舒府之內的那些事情,而她又鮮少回去金陵,許多事便力不能及。
“太太,到了到了,人到了。”下人過來通稟,大太太忙站起身往大門外走。
身側跟著溫子元的妻子,扶著她。
“娘,您慢些,小六她們到府裡怕也還有一會呢,您不要著急。”她聲音溫婉的提醒。
大太太緊了緊她的手,“你不知,我這心裡總覺得有些愧對唯兒那丫頭。當年本是覺得她嫁到金陵,離著溫家近,我也能多照看些,誰知你公公到頭來,卻會一直留在京城做官。”
“這些年我們回去的次數屈指可數。舒家那樣的世家,沒個人在身邊幫襯她,她一個人必然是過得辛苦。還有納妾的事兒,算了,不說了。”大太太拿起手帕,擦了擦眼角。
將這個話題揭過不再多說。
溫府同樣沒有不納妾的規矩。
大老爺就算看著與她恩愛,不照樣後院養著一個
這樣的事,她接受起來都有些不舒服,更何況自己那個心高氣傲的女兒。
隻是這世道便是這樣。
姑爺好在還算是念些情分,等著暮雪大了些才納的妾。
隻是這些情分,又能保持多久呢
女子一生隅於後宅,不能出去拋頭露麵,連見識這個世界是何模樣的機會都沒有。
唯一能依靠的,也不過是自己的丈夫和娘家。
可是老爺如今雖官運亨通,但卻久居京城,對金陵的事,鞭長莫及。
女兒就算有些什麼事兒,也不會同他們說。
讓她如何不擔心。
對於暮雪突然過來,除了高興以外,實則還帶著一絲憂心。
女兒不是會放任孩子離開身邊太久的性子,怎麼會突然願意讓暮雪來京城
他們來了之後,沒有一兩個月,必然是回不去的。
隻希望這期間不會出什麼事。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