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到了溫府,門口早有小廝在等信兒。
悅耳的絲竹聲遠遠傳來時,便快跑進了前頭的院子裡去通傳。
四太太今日稱病未出,做主的是汪姨娘。
小廝先是去與老太爺院子的滿穀說了,便直奔後宅汪姨娘的院子。
“小六你先在此等著,我出去瞧瞧。”汪姨娘慈祥的拍了拍溫小六的手,笑道。
之後便被身側的嬤嬤扶著起身。
等信的小廝進去之後沒多久,絲竹聲便慢慢接近溫府,旁邊居住的鄰居也開始出來看熱鬨。
一直跟著馬車鬨到溫府門前的小孩子也越來越多。
謝大太太坐在馬車內,將提前準備好的糖果往外拋灑給湊熱鬨的孩童。
原本納采是不需要做這些的,隻是謝家不缺錢,又是最小的兒子的親事,不論該不該準備的,便都準備了一番。
那搶了糖果的小孩子,開始嬉鬨起來。
嘴裡唱著歌謠,笑嘻嘻的在旁邊打鬨。
“一撒天官賜福,二撒早生貴子;
三撒吉星高照,四撒四季平安;
五撒五穀豐登,六撒合家和睦;
七撒七巧團圓,八撒子孝孫賢;
九撒天長地久,十撒白頭到老。”
本該是在新婚之夜,新人對拜坐床後,眾婦人向床帳內撒同心金錢、五色彩果,以祈富貴吉祥,多生貴子的撒帳歌,此時被一群小兒嬉鬨著唱出來。
謝大太太便討個喜慶,唱一句,撒一把,最後準備的糖果,也就全都撒了個乾淨。
臉上笑眯眯的很是高興。
那些孩子得了不少糖果,好聽話便一句接一句,也不知哪裡聽來的。
這納采本沒有如此張揚行事,但謝家是商賈,自是與一般官宦人家不一樣。
更加注重的是意頭,而不是那些俗世規矩。
好在溫府的管家此時過來了,忙恭敬的將人請了進去。
外頭的熱鬨這才停歇。
“這禮便抬到正廳去吧,還請跟老奴來。”難得看到府裡熱鬨起來,沾染上喜慶的氣息,管家也跟著高興。
將人往正廳引。
謝家一共抬了十六個箱子。
雖說禮製是每樣禮隻能備四份,但卻未曾規定多少量。
謝家不差錢,自然也就是按多了準備。
十六個箱子,裝的滿滿的,除了瓜果禮盒,還有綾羅綢緞、穿戴首飾一類。
琳琅滿目,府裡的下人看著忍不住咋舌。
沒見過誰家會像謝家這般財大氣粗的,不過是個納采禮,就是滿滿十六個箱子抬過來的。
進了院子之後,鼓樂聲也一直未曾停下。
直到入了正廳,所有的箱子一一放好,樂聲這才止歇。
從自己院子過來的老太爺,剛到正廳,還未見過謝大太太和謝大老爺,卻先看到了自己的學生。
“你們怎麼會在此”老太爺忍不住問道。
且看他們的衣著,手上拿著的樂器,不用他們出聲解釋,他也大概知道為何了。
“學生們拜見老師。”
“金科賢弟定親,我們也沒什麼好禮相送,正好金科賢弟想要我們幫忙吹奏禮樂,便跟著過來了。”其中一個年長些的男子溫文答道。
剩下幾個年紀小些的,其實大多也就是圖個熱鬨好玩。
他們雖說禮樂有些造詣,但可從來沒人敢請他們去給納采禮做樂隊的。
謝金科上前與老太爺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