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此事她們雖放下了,流言蜚語卻沒有停歇。
溫小六為一個姨娘守孝,雖說是生她之人,但她的主母還在。
這般做派,又是將自己主母放在了何處
若主母有一日榮歸天際,這孝又該如何守製
溫家自詡恪守禮製規矩,也不過是表麵功夫罷了。
這是金陵城中,後宅太太姑娘們都在傳播的信息。
好在溫小六已經定親,此事對她並無影響。
而四太太因溫玥之事,每日心焦難熬,更是無暇去管那些流言蜚語。
這日,溫子明的幾個同窗要過來與他一起探討學問,順便有些疑問要請教老太爺,便約著一起來了溫府。
溫子明的書房內。
“雲凡兄,你那六妹妹的姨娘去世了”其中一書生突然問道。
溫子明原本正細查一處有些不解的地方,聞言有些迷茫的抬頭,像是不解他為何會這麼問,點點頭道,“是啊。”
說完又垂下頭去了。
“那你那庶妹還真打算為她姨娘守孝三年不成”另一男子聞言,放下手中的書,湊上前來,有些好奇的問。
溫子明這才察覺有些不對勁,放下手中的書,蹙眉看向幾個同窗。
見他們臉上皆是好奇模樣,心下不由不喜,“你們從何處聽來的流言,此事我是從來不曾聽聞的。”
“那依你你而言,此事便不是實情了”
“自然不是。”溫子明斬釘截鐵道。
幾人聞言互相對視一眼,先前第一個提起此言的人笑道,“既如此,那我們也便放心了。”
“這話卻是何意”溫子明不解。
“你也知,當今重視孝道,但同樣重視禮製。為姨娘守孝三年,有違禮製。且你們家是簪纓世家,溫大老爺又在朝為官,還是禮部尚書,大家對你們難免在禮製上要求更高。”
“此事外頭有傳言,雖不至於有何大的損傷,但總歸有些影響。若不過虛言,還是早些澄清的好。”男子說完,另外幾人皆點頭讚同。
溫子明不知外麵會傳出這般流言來,聽了同窗的話,不由神色重視了些。
“幾位仁兄先在此稍坐,我去去就來。”
幾人都知曉他去做什麼,自然點頭答應。
溫子明出了書房的門,直奔母親的屋子。
“你不是有同窗來了,怎的此時過來了”四太太和藹溫柔的問自己這個優秀的兒子。
溫子明拱手施了一禮之後,便上前坐在凳子上,麵色著急道,“母親可知外頭在傳六妹妹為姨娘守孝三年,不合禮製一事”
四太太聞言愣了一下,很快又意興闌珊的表示對此並沒有興趣,也不關心溫小六做什麼。
溫子明卻不能就這樣放任母親不管不顧。
“母親,六妹妹是兒子的庶妹,也是您的庶女,您身為主母,是有責任要教導庶女規矩的,這些不用兒子說,母親也知曉。”
“現如今外頭流言蜚語四起,若不早日澄清,壞的是我們四房的名聲,也是您的名聲。”溫子明臉上很嚴肅的道。
“兒子,那你想讓為娘做什麼”
“溫小六確實是我的庶女,但你想過沒有,她現在也同樣是禦賜的縣主,你父親見了她按規矩都得行禮,難道你想讓我端著主母的身份去教訓她”
“還是你覺得我說的話,你六妹妹會聽從”四太太對於玉笙院的人和事,現在一點都不想提起,也不想聽見有人在她麵前提起。
說話語氣難得有些不耐煩起來。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