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生怕那老婦人在什麼陰暗的角落盯著他一般。
“是啊,太太,那老婦人邪門著呢,我們這整個縣城的人都不與她接觸,就是怕招惹什麼晦氣上身。”另一人也壓低了聲音道。
溫小六聽完之後笑了笑,卻沒有說話。
心底卻覺得那老婦人未免太過可憐了些。
而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子,哪裡會有什麼不祥之身,能夠讓父母喪命的
說到底不過百姓愚昧,將這些找不到原因的事情,強行按了一個罪名在無辜之人身上。
且方才那老婦人,雖瞧著讓人滿身不適,但那雙眼睛,卻並不渾濁。
溫小六不再提起這個話題,問那兩名衙役可還有其他地方讓人逛一逛的。
“咱們這裡最出名的便是梆子戲,不知太太可有興趣”
“梆子戲”
“沒錯,隻是那地方,在勾欄院那邊,就怕太太有些不適應。”衙役道。
勾欄院曆來有些亂,大多都是平民百姓聚集的地方。
雜耍、戲曲、花樓,大多都是在這邊。
溫小六眼角餘光掃了一眼秦嬤嬤,見她臉色嚴肅,便知定是不會讚同她去那種地方。
眼珠一轉,咳嗽一聲便道,“今日我有些累了,便不去那邊了,不知你們這裡可有什麼比較出名的美食,能讓我去品嘗一下的”
西北出名的便是麵食,種類多樣,與中原是完全不一樣的飲食習慣。
溫小六雖在這裡吃了幾頓飯,但每頓幾乎都是按照她在金陵城時的喜好準備的。
所以要說真切的感受當地飲食習慣,卻還沒有。
“有啊,這縣城內一共三大酒樓並列,珍饈樓、臻味樓、清歡樓,其中珍饈樓顧名思義,吃的都是奇珍動物,臻味樓則是以各種肉菜出名,清歡樓大概是外地人最喜歡去的酒樓,菜色精致些,麵食種類多樣,也有江南風味的飯食。”其中一人興致勃勃的介紹。
“那你們當地人覺得哪一家味道最好呢”溫小六問。
“這要說味道最好最地道的,還是臻味樓。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這才是我們西北人的特色,像那清歡樓裡小碟的菜,是在不合我們這種大老粗的口味。”衙役道。
“那便去臻味樓吧。”
既然來了這邊,那自然是要吃最正宗的味道。
“隻是您從中原過來,吃慣了精致的菜式,就怕您有些吃不慣這邊粗糙的食物。”衙役有些猶豫的說。
“入鄉隨俗,能否適應,也得嘗過了才知道嘛。”溫小六笑著道。
姨娘曾說過,每個地方都有當地的獨特之處,所以若想真切的體會他們當地的風俗,便不應拘泥於自己以前的生活習慣,而是該放開胸懷,去接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風俗,不同的飲食習慣。
很多東西,隻有試過了,你才會知道合適不合適。
若是都未曾試過,便一口否定,那與固步自封的老頑固又有什麼區彆呢。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