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為什麼打起來硬要說的話,貌似是那個什麼長老說的話,讓易經的怒火蹭蹭往上直漲,其實來到太乙山,畢竟有求於人,易經已經將自己的態度放的很平緩,自身的姿態也放的極為低下了。
但是踏足山門之前得到的回答與對待,卻兀自讓易經,難以放寬心情。
“勞煩稟報道家掌門,就說易經來訪,求他看看一個人,來求治病。”雙手抱拳,易經鞠躬彎腰,語氣相當的誠懇與低下。
所求於人,就得是這個態度,否者高高在上傲氣衝天的,任誰看了都會心裡不爽。
但易經將自己的態度放到極低,卻並不代表看守山門的兩位弟子就能夠感受得到易經的請求,非但如此,甚至還嫌棄一般的擺擺手說道“這位江湖少俠,眼下道家之內不接待客人,有什麼事情,明天再來拜訪。”
“可是我的這位朋友身受重創,決不能繼續拖延下去了,勞煩這位兄台稟報一聲,易經感激不儘。”這是最後一天,這一路而來韓非但凡是有一些即將撐不過去的樣子表現出來,易經就會喂下去一顆九陽返魂散吊住他的性命。
但藥吃多了,似乎韓非的身體也對此產生了抗性,本來能夠堅持一天的藥效,卻在逐步的縮短,最終藥效的持續時間越來越短,越來越短,易經隻能拚命的趕路,希望能夠趕在九陽返魂散用完之前能夠到達道家,所幸他終究還是辦到了。
“嗯易經這個名字,你以此為名,莫以為你與三書一樣玄機莫測道家今日實在不會迎客,這位江湖少俠,還請你速速下山,今日我會記住你的來訪,待得明天上報,那樣的話,你就可以上山了。但今日,等待傳訊吧。”抱著劍站在山門前,聽到易經自報名字之後一臉戲謔的看著易經這一身風塵仆仆的樣子,以及他背後背著的那個人。
一個滿臉疲倦,灰頭土臉的家夥,一個趴在人背上,半死不活的家夥,這種組合,也要妄自上得道家嗎
“事有輕重,我隻需要進去即可,並不要什麼接待,等到事情辦完了,亦也可以再尋掌門。”眼裡陰鬱的神色一閃而逝,但畢竟是來求著彆人救人的,易經不好多做什麼,隻能再度懇求的說道。
“你是聽不懂人話,還是壓根在無視我們的話,再不走的話,我就拔劍了。”站在山門右側的少年,也就是穿著白色道袍的少年人鏘然一聲將長劍拔出來,那劍格之上銘刻著倒轉陰陽的圖案,象征著此劍的所有與歸屬。
“呼”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易經雙手抱拳,低聲說道“得罪了。”
話語甫落,身形頓化殘像,連續兩下手刀打在這兩個弟子的後腦勺上,讓他們陷入了昏迷之中,易經抬起頭看著這高聳入雲的山峰上,那蔓延到不知在何處才是終點的階梯,真的很長很長,甚至在視線所及的高處,都處於雲端之中。
易經將兩個弟子靠在道路的一邊,抬起腳就準備走上這階梯,但剛剛將腳抬起來,就看到風聲呼嘯而起,白色的身影落在自己的身側與前後,將自己包圍住。
這些弟子們全都劍器在手,凝神以待,好似馬上就要上前將易經斬殺掉一樣。
“你是什麼人膽敢擅自打暈看守山門的弟子,你想要闖山嗎”花白的胡子一直長到了胸口,長長的胡須讓他看起來就好似一位仙人一樣。
倒轉星空的衣袍上銘刻著八卦的變轉,渾濁的眼睛裡時不時的閃過一絲絲的精光,證明著這位老人並不簡單的事實。
臉上的皺紋雖然多,但卻並不顯得讓人看得難受,反而是彆有一番仙風道骨在其中。
“今日道家的確不待客,山上正在舉行一件對於道家而言很重要的事情,你若是有事相求,可以等到明天。”之前的談話,他似乎也都聽到了,但聽到了又能如何
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人能夠強迫道家該如何。
“勞煩前輩通融,在下背後之人,真的等不得了。”
“你背後的那人是誰”撫摸著自己的胡子,老人不經意的問道。
“韓國九公子,韓非,他在秦國大牢之中受到了六魂恐咒的奪命,在下對於咒印一竅不通,故來到道家,希望能夠道家先輩們能夠幫忙。”易經拱手低頭,態度誠懇。
但當他說完韓非的身份與秦國大牢以後,卻見麵前的這位老人臉色頓時大變,隨後更是指著易經,那手指的顫抖,讓人不由的懷疑他是不是在這頃刻間中了風。
“韓非他之天命就是歸於秦國大牢之中,你將他救出來了這等逆天之事,你難道就不怕遭受天道反噬,天命反擊嗎”
顫抖著聲音說完,老人大手一揮,隨即下令道“罷了,就算被你救出來就能夠怎麼樣終究在外人的口中還是死在了秦國大牢裡麵,這也算是順應了天命。”
“順應天命”易經的語氣很詭異,不僅僅是詭異,甚至是隨著他的說話,嗓音都有些扭曲了“天命為何”
“天命為何天命就是一個人生來就該有的宿命,韓非必定要死在秦國大牢裡,這就是天命,你居然來道家尋求幫助不可能我道家順應天時,絕不可能做出這等忤逆天道之事”麵色嚴肅,甚至是那皺紋都在抖動著,老人說著大聲喊道。
“諸位弟子聽命,將此人轟下山去,決不允許他再度上山來為韓非救命的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啊”
“是。”
額間的兩縷頭發垂落下來,在易經的眼前搖晃著,映照著此刻那些道家弟子們的逐步逼近。
天命道家講究天命,順天而行,這不是自己本就知道的事情嗎所以心底裡有所準備的情況下,為什麼為什麼還會覺得憤怒
“所以道家,坐視韓非這樣慢慢死去嗎”
“哼,這本就是他的命,我們不會救他的,你滾吧”
“好就憑你這句話,今日。”話語甫落,腰間的步光劍連著劍鞘在內力的勃然震蕩之間高高拋起,隨即落在了易經的麵前,深深的插在磚石泥土之中。
眼眸驟然抬起,虛空生出一抹排斥之光,將周遭衝過來的道家弟子們全部震飛出去,隨即步光劍被從插在磚石泥土地麵上的劍鞘裡震飛了出來,易經抬起手一把抓住步光劍。
白色的遊龍嘶吼著,在劍身上盤繞著,隨著白龍嘶吼,劍光霎起,將麵前的磚石階梯上,切割出一道巨大的劍痕。
持劍在手,易經抬起頭,不再低聲下氣,不再卑躬屈膝,身為頂尖劍客的劍意流轉於身,秦川風雪霎時覆蓋太乙山山腳下,道家大門前。
被激起了怒火的易經,持劍而立,朗聲而出,口中所言,是他強勢闖山的決證
“易經,拜山”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