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全國上下一片歡騰時。
西方奧運代表團的駐地後台,一間會議室裡。
西方各國體育領域的負責人看著這一幕,氣氛異常嚴肅。
美國奧運組委會負責人羅斯率先打破了沉寂:“必須要控製這種情況,必須拿出方案打破這種一人獨霸的泳壇的格局!”
其他人互相看了看,麵麵相覷。
一個小日子長相的人立馬一臉媚笑道:“完全同意!”
澳大利亞方也立馬表示讚同。
其他人則或多或少說一些無關痛癢的話。
因為遊泳是美澳的強項,即便沒有彭戰彭嵐稱霸,遊泳項目也會被美澳運動員拿下。
所以,其他方則沒啥表示。
“我覺得不妥,這有違體育的公平精神。”在一眾聲音中,英國代表塞巴斯蒂安的聲音尤為突出。
“什麼?”羅斯眉頭一皺,馬臉拉得老長,不明白他為什麼跟自己唱反調。
塞巴斯蒂安搖搖頭,“體育競技講究公平,我們不可能因為他拿太多冠軍就限製他!”
其實這隻是他嘴上說說。
其實心裡……也不同意。
因為利益。
要知道想辦一場奧運會,可沒那麼簡單。
背後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都是巨大的。
比如為了舉辦奧運會,就得建造許多座大型的體育場,還得準備一大堆的比賽場地。
運動員的交通、住宿這些衣食住行的問題,都得安排妥帖。
這些都是成本啊!
如何覆蓋成本,創造收入,是曆屆主辦國考慮的重中之重!
畢竟無論誰辦奧運會肯定是想賺錢的。
最好是能通過一係列體育比賽、宣傳,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像線下的門票、旅遊收入、讚助商的讚助,都是重要的收入來源。
此外還有電視轉播權,基本上最近兩屆都能超過十億美元!
但如果收視率上不去,那想賺錢可就有點難度。
那麼問題來了。
如何吸引觀眾?
很明顯,彭戰彭嵐這種自帶話題和流量的運動員,是最受主辦國奧組委喜歡的。
下一屆奧運會是倫敦主辦,作為英國奧組委負責人,塞巴斯蒂安不可能揮刀自宮!
而且他還知道自從彭戰彭嵐二人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大放異彩、光芒萬丈之後。
2004年雅典奧運會到場的觀眾和旅客明顯大增!
很多人都是專門為了看二人比賽隻買了遊泳比賽的票!
這為希臘帶去了大量的旅遊人口和旅遊收入!
那場希臘雅典是曆屆奧運會中少數可以大賺一筆的存在。
如今的京城奧運會更是如此!
無論是來看比賽的遊客數量、門票收入、旅遊收入、讚助商收入、轉播權收入創曆史新高。
還是紀念品、文創產品的銷售收入,全部創新高!
甚至帶動京城、乃至大陸的經濟發展!
很明顯,相比於28人28冠的比賽,一個人獲得28冠的比賽更具觀賞力!
噱頭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