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你一聲大人請你指點,你倒和我端起了架子!
按照官職,年俸,他都不比廷尉正低,廷尉府除了廷尉是年俸兩千石的九卿。
廷尉正,廷尉右監,廷尉左監名義上都是低九卿一等的平級。
雖然實質上廷尉右監是三把手,但廷尉正這個二把手的權力並不比他大多少。
廷尉右監情緒本就不穩定,被這麼一激,霍然起身奔出。
堂後,廷尉正輕歎口氣。
“以後要一個人處理四個人政務了。”
他其實已經給出提示了,但廷尉右監沒有領會。
“當不得大人”這五個字不隻是說他當不起“大人”這個稱呼,也是告誡廷尉右監——你也當不得大人。
後麵二人做四人事,更是隱晦點出與嬴成蟜關係密切的李斯當了左丞相,與嬴成蟜起衝突的廷尉左監下了大牢。
廷尉正不認為嬴成蟜會贏,但他認為輸了的嬴成蟜把他弄死輕而易舉。
有些人不是沒有得到提醒,而是沒有領會,或者說是不願領會。
拋硬幣決定一件事做與不做,大多數起決定作用的的不是硬幣落下時的正反。而是硬幣飛起時,希望是正還是反。
“左相。”
廷尉右監幾步路跑的氣喘籲籲,對著李斯拱手道。
“何事?”
李斯眉毛微揚,繼續手持毛筆在竹簡上書寫文字。
“吾可與左相同去。”
廷尉右監賠著笑臉道。
李斯是廷尉,且已然到此,此事不能撇開李斯。
我若要參與進來,最好與李斯一同去甘家顯心意。
若李斯不應,我便自去!
“不必。”
李斯道。
他果然想獨吞功勞,這些竹簡明明是我先發現的,我本來可以直接送到甘家!
廷尉右監臉上笑容有些勉強,道“左相,這有些不妥罷……”
“有何不妥?”李斯寫完最後一個筆畫,隨手將手上竹簡丟在廷尉右監手上,道“我正愁分身乏術,既然你願為之,那便去將這些人都拿回來罷。”
拿回來什麼人?
廷尉右監措手不及,捧著手中竹簡,看著其上那未乾的墨跡,臉上笑容完全僵住。
廷尉右監在李斯來之前看了所有拋進來的竹簡,他認出來了。
李斯所書人名,都是那些竹簡中與甘羅罪狀有關的證人!
僵硬地抬起頭,廷尉右監有些慌張地道“左相,這,合適否?”
無人乞鞫不會被立案調查,這是秦律中的規定。隻要沒有原告,那就沒有被告。
而李斯所為,就是在沒有原告的情況下調查被告。
“有何不合適,這些竹簡描述還不夠準確?”李斯深深地看了廷尉右監一眼,道“或者,你與斯去拿甘羅?”
瘋了!李斯瘋了!
廷尉右監臉上開始往下淌汗,他微微挺直腰背,聲音強硬了些。
“左相,秦律規定,無人乞鞫不查。若是冤枉了甘上卿,何人擔責?”
誣告反坐。
大秦司法係統不是能用來開玩笑的,官府介入,必要見血。
“誰說無人乞鞫?”
李斯一步一步走到廷尉右監身前,其為丞相的權勢,將廷尉右監強提心氣做出的強硬瞬間壓的土崩瓦解。
廷尉右監不敢以正眼視李斯,微微低頭以避開壓力。
“昨夜廷尉府閉府,本相為圖便捷,將竹簡儘數自外牆拋入,本相乞鞫可也?”
廷尉右監深呼吸了幾口,不抬頭,低聲道“左相可想清楚了……這些竹簡中所列罪狀若屬實,足夠夷三族。”
廷尉右監沒抬頭,看不到本來一臉刻板的李斯臉上露出的快意,且帶有一絲神經質的笑容。
“斯很清楚。”
斯以物換物,所付出的物件越珍惜,獲得的物件就越珍貴。
罪越大,長安君越不會在意相邦之位,由的將軍路越順遂。
廷尉右監不知該說什麼,他被李斯嚇住了。
他壓根就沒有考慮過李斯會站在嬴成蟜一邊的可能。
現在的狀況是個人就能看出來,嬴成蟜和所有世家甚至是始皇帝為敵,根本就沒有贏的可能性。
“右監是打算隨斯去拿甘羅乎?”李斯聲音加大。
廷尉右監默然片刻,低著頭拱手道“左相所列人數過多,我怕難當重任,吾去甘家拿甘羅一人。”
他的額頭在出汗,他的雙腿在顫抖,他的心臟在怦怦劇烈跳動。
這些小細節,除了心臟看不到之外,額頭,腿部異狀在李斯眼中一覽無餘。
“你我同事一場。”
李斯聲音放緩下來,等著廷尉右監說話,廷尉右監支楞著耳朵雙唇緊閉。
“就讓你去甘家罷。”
“唯!”
廷尉右監立刻應聲,怕李斯反悔,急匆匆地跑出了廷尉府。
他跑的太急太快,連拿人時要帶的府兵都沒有帶,就消失在了廷尉府大門外。
“這是你自己找死。”
李斯漠然看著廷尉右監背影道。
拿起地上那卷他親手寫滿姓名的竹簡,李斯正要出門喚府兵去按名拿人。
忽然頓腳,轉過身向著堂後走去。
“丞相大人。”
廷尉正急忙站起,恭聲道。
“走,隨我拿人。”
李斯把手上那卷竹簡扔到廷尉正手中。
廷尉正展開一看,有樓台女,有商人,還有貴族子弟。
不由有些疑惑地道“這些人都犯事了?廷尉府沒有接到這麼多案子。此事我去做便是,無需丞相大人。”
“……你沒有把外麵那些竹簡都看一遍?”李斯嘴角抽了一下。
廷尉正臉色一正,道“自然沒有,丞相大人兼領廷尉。廷尉大人沒看,我怎敢看。”
“拿上它,跟我走,我送你一個廷尉。”李斯點點廷尉正懷中的竹簡,扭頭便走。
你這哪是送我廷尉,你是送我去死啊……
“丞相大人。”廷尉正急忙叫住,苦著臉道“我已年老體衰,這廷尉重任怕是做不得。到時右監身強體壯,其能力越我甚多……”
從李斯提到剛才外麵那些竹簡,廷尉正就意識到這些人名和甘羅有關。
內心深深震驚於李斯要站在嬴成蟜一邊的廷尉正,一點都不想參與這件事。
“長安君曾向我展示過一件玉器。”李斯打斷了廷尉正言語,不急不緩地道“其出自和氏璧,隨不隨我走,你自定。”
廷尉正雙目一亮。
捧著那卷竹簡,三步並作兩步就衝到李斯身邊。
展開竹簡,用手指在一半人名上畫了個圈,道“這些人給我,丞相大人去抓另外的人,你我兵分兩路可快些。”
秦國人人有照身貼,類似身份證的作用。
從趙國奪來的和氏璧,絕大多數被做成了傳國玉璽。
剩下一點,做成了屬於秦王的照身貼。
但是秦王不需出示照身貼,所以一般人無緣得見。
當日,上卿甘羅被抓到廷尉府,是李斯領府兵抓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