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的人們聽到這話之後,有不少人點點頭,還有看過這個燈謎的人無語的說道“原來這裡麵還有這些東西,這要是沒有一定文學底子,這能猜出來”。
眾人哈哈一陣大笑,大笑之後中年人轉頭看向人群中的一個村民,“我猜的對不對”。
村民淡淡一笑,拿過隨身攜帶的一根纏繞這紅色綢緞的棍子,在那個花燈的下麵輕挑了一下,花燈中一下掉落出一條綠色的布條,布條上麵寫著一個大大的林子,在這個林字的下麵還有著詳細的注解,而注解和剛才中年人說的完全一樣。
村民看了中年人一眼,笑著說道“恭喜你猜中燈謎,這裡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你可以得到一千華夏幣,還有一個就是你可以得到楊家溝酒廠的價值九百八十八元的神仙醉一份”。
聽到村民這樣一說,中年人不假思索的說道“我要神仙醉,我怎麼才能夠領到神仙醉”。
村民嗬嗬一笑,從包裡拿出一張紙片,“這是我們的憑證,隻要你在元宵節前憑借這張票證,到楊家溝酒廠就可以領到”。
中年男人結果票據,貼身放好,笑著說道“小時候外祖父教了我很多燈謎,可覺得沒什麼用現在都忘了,我給我媽打個電話,我媽應該知道不少”。
在眾人羨慕的眼神中,中年男子拿出電話,撥通,片刻之後對方接通,中年男子高聲說道“媽,我現在楊家溝,這裡都是外祖父當年考我們的燈謎,您想過來不,要過來的話,我接您去”。
“翰林,你說在楊家溝那邊出現的真的是過去那種燈謎”,電話中隱隱傳出一個老人的聲音。
中年男子點點頭,“媽,真的,我看了好一會,我剛猜出一個燈謎,”說著就把自己剛剛猜出的燈謎和老人解釋了一下。
“行,我這就過去,不用你回來接,我讓你弟弟送我過去,好久沒聽過股燈謎出現,我的去看看”。
站在人群外麵的楊承誌聽到這話,心頭一動,看樣子這個家族是一個有著古文化底蘊的家庭,要不然的話,對麵的老人也不會親自過來。
想到這裡,楊承誌站在後麵對著中年男人高聲說道“叔叔,老人家什麼時候能過來,你定好住處沒有”。
中年人聽楊承誌這麼一問,不由的一怔,而後疑惑的看著楊承誌,看了幾眼之後,中年人把頭轉向了負責的村民。
村民嗬嗬一笑,低頭在他的耳邊低語了幾句,中年人聽後臉色變幻了幾下,眼睛中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
而後中年人抬手指了指那些花燈,“這都是你弄出來的”
楊承誌點點頭,而後朝他搖搖頭,意思這裡人太多不要說這些。
中年人點點頭,“我在村裡定了一件屋子,我媽他們過來肯定不夠,不知道能不能通融一下,在給我找幾件房子”。
楊承誌嗬嗬一笑,“成,到時候,我給你們一家開一套院子,我要拜訪一下老人家”。
中年男人點點頭,欣喜道“那就謝謝你了,我外祖父當年是進士出身,最喜歡這些東西,我媽他們跟著都喜歡,隻不過到了我們這代”
楊承誌淡淡一笑,“成,叔,你繼續猜燈謎,我到彆的地方看看”。
中年人在楊承誌走後,轉頭看著人群道“大家,問問自家的老人,這裡都是古燈謎,不是現在那些,這裡麵都有韻意,的慢慢琢磨”。
聽中年人這樣一說,人群中開始騷動起來,他們紛紛拿出電話,開始詢問家中的長輩,想知道家中長輩知不知道古燈謎。
楊承誌離開這個花燈展區之後,心裡也有點感慨,華夏地大物博,能人輩出,就剛才中年人所說,這華夏的古文化還沒有斷絕,隻不過國家不重視,這些文化都在民間流傳。
看樣子,自己的思路要活躍一下,最好能找出藏身民間的這些懂得古文化的人才,讓他們為華夏文化發揮一下餘熱,最不濟也能從他們哪裡學到書本上所沒有記載的文化傳統。
在進入到免費花燈展區,楊承誌幾乎是被人們簇擁這來回移動,這裡的人大多數是村民,他們過來很大程度都是看看這傳說中的花燈會到底什麼樣子,猜燈謎這個遊戲他們到沒有太過在意。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