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沒了熱鬨瞧,食客們各自轉頭用餐。
溫老教授摒除美食誘惑,仔細觀察,行人中竟有半數鬢邊簪花。
雖怪異,也有趣。
溫老教授正琢磨尋人來問問,卻見何聲撩了袍子坐進豆羹鋪麵裡,正與小販言笑晏晏交談。
“老何,請客。”溫老教授拿過菜譜。
坐上最後一把椅的南教授麵露猶疑,看見菜譜呆住了,竟不知如何點菜。
年輕小娘子端了三份小醃菜上桌,抿嘴笑“三位老丈吃甚”
李威廉放大畫麵,發現了三位老教授遲疑不點菜的原因。
菜譜的早食名稱文雅似詩詞,未品嘗過的人根本聯想不到具體菜式。
“你們家招牌菜有哪些”
“錦帶羹、梅花湯餅、真君粥。”
“那就這些吧。”
小娘子應聲離去,溫老教授壓低聲音“老何,你有錢”
何老教授攤手,躺平“兩手空空,肚也空空。”
南雲平低頭不語,假裝沒聽見老頭沒錢。
三位老教授裝模作樣,繼續研究菜譜。
觀眾笑成一片“蘇冬夏真狗,把三位老教授都逼來吃霸王餐了”
“三位的錦帶羹來嘍”
“滑憶雕菰飯,香聞錦帶羹。溜匙兼暖腹,誰欲致杯罌。”年輕攤主吟詠念唱詩詞,端上湯碗,“請用。”
小娘子嗓音清甜,似黃鶯,“恍如孤山下,飛玉浮西湖。您的梅花湯餅好嘍”
早食佐以唱和的詩詞,風趣清雅,這滿是紅塵氣的早食,驀然給了客人截然不同的體會。
年輕夫妻在桌間穿梭不止,不同品類的早食唱和著迥異的新鮮詩搭配相合。
若有客人好奇詩詞來處,小娘子便將詩詞典故娓娓道來,一時吸引了更多客人。
有新來的客人似溫老教授他們一般驚為天人,頻頻誇讚。
小夫妻慌忙搖頭擺手,推辭笑道“哪裡是我們學識淵博,小圓街住了位平公。他老人家好美食,行遊天下,會講文人們的軼事詩詞,咱們聽了一耳朵,說給大家逗樂。”
客人們品評回味詩詞,一頭裹方巾、著麻布衣的老者進了鋪子。
人多無處可去,老人家停到老教授們桌旁,拱手笑問“幾位,可否拚桌”
何老教授點頭,麻衣老者從容坐下,他氣度不凡,頗有威嚴,喚了年輕攤主來“小徐,可備好了山家三脆”
“嘩啦。”
小娘子取出浸泡的濕淋淋食材,切片下鍋,又迅速起鍋。
三脆裝盤,清香脆爽,顏色嫩生生的,似帶著春天的蓬勃生氣。
麻布衣老者拈須,咀嚼片刻,滿意眯眼,長歎“筍蕈初萌杞采纖,燃鬆自煮供親嚴。人間玉食何曾鄙,自是山林滋味甜。”
“勉強能入口了。”
小夫妻極高興,顯然得到如此評價便很滿意了。
老者見周圍人多有關注,同桌似也好奇,含笑指向山家三脆,解釋“此菜源自魏王,他這人富貴榮華,卻最喜這三味。野菜清心脆爽,在我看,三脆儘得了山林野趣之味啊。”
小娘子歡喜記錄下平公講的詩詞典故,這是她日後紅火的生意買賣呢。
講完典故,平公見小夫妻還眼巴巴瞅自己,拈須思忖著“山家三脆之精髓你已得了,說道新菜也無妨。”
“雪翻夜缽截成玉,春化寒酥剪作金。”
“此為酥黃獨。”
小娘子歡歡喜喜離去,高興極了。
食客們品評著美食詩詞,笑談說“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平公您何時說花羹與小娘子也好讓我等沾光,一飽口福。”
“稍待,稍待。”
食客們輕鬆愜意地對話。
老教授與觀眾們卻由衷感受到宋人迥異於現代的飲食生活觀念。
宋人將吃飯當雅事,他們愜意悠閒地行走生活,在紛擾紅塵的煙火氣也把雅致進行到底。
三位老教授是文人,更能感受這份刻入骨髓、深入民眾的觀念,是追求美和雅致。
哪裡似他們想象中的封建王朝,缺衣少食,文化貧乏,百姓困苦。
對雅的追逐,是宋人由內而外的體現。
他們不似後世,隨便擺盤當精致,這份追求在色香味,更在精神境界上。
美食之樂,在軼事詩詞,在百味百樣。
徐徐清雅的從容,太迥異於追求效率的現代觀念,卻合了觀眾的向往。
“聽詩聽故事吃飯,老祖宗會玩,好有趣呢。”
平公取胡椒粉,撒魚湯上,徐徐攪拌。
他眉梢眼角帶笑,瞧著是個平順和善之人。
何聲老教授嘗試攀談,順利與對方搭了話。
他徐徐轉入正題,似好奇,又似覺得新穎“那些官員何故帽上簪花”
平公徐徐笑答“官家愛以羅花賜百官,久而久之,自上而下,以簪花為風尚。”
“溫兄初來了東京城,還有許多機會瞧更大的盛景,今日實在不算什麼。”
“盛景”
“不錯。皇家舉祀,屆時文武百官萬數繁花滿禦街,倒似紅雲冉冉來,才叫個繁盛。”
溫老教授聽得入神,街角遠處喧鬨起來,他也不在意。
“七伯”
“文遠拜見七伯。”
聲音居然到了近前,溫老教授愣住,轉頭。
迎上一著銅色纏枝牡丹開襟衫的十八九歲少年,他嘻嘻哈哈,擠眉弄眼對他拱手而拜“七伯,您提前到東京城了”
“怎麼不寫信與我”
少年郎鮮衣怒馬,拱手間,七八著各色亮色稠衣、沾花玉帶的少年踏步行來。
他們落到近處,見平公紛紛凜了心神,拱手施禮“見過老師,見過諸位長者。”
簪花少年郎似抱了風月滿懷。
宗之瀟灑美少年,皎若玉樹臨風前。
各色迥異的交領長袍、斕袍、圓領袍、百褶裙紛揚擺動。
少年郎們似青竹而行,迷暈了觀眾的眼,簡直驚為天人。
李威廉左看右瞧,眼裡的喜歡幾乎滿溢出來“每套都漂亮這是我看過最好的模特秀,我決定了,我要買”
觀眾“想買加一”
“可惡啊,為什麼都是男袍”
問候過懵逼的七伯溫老教授,韓書恒與同窗向前,拜見老師平公。
學生們捧上斑斕五彩、灼灼盛放的鮮花。
韓書恒燦爛笑容似烈陽,不帶陰霾“老師,學生記得您喜歡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