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處的易州軍看見自家主將突然被砍了腦袋,一時間全都愣住了,根本想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
也不用他們想了,因為對麵的“援軍”,隻晚了一秒便呐喊著發起了衝鋒!
沒有懸念,甚至都沒有交戰,幾百易州軍直接就投降了。
野外交戰,敵我兵力十比一,自家主將還沒了,這他媽還有打的必要嗎?
不痛快點兒投降,等著變肉泥呢?!
宣和四年八月上。
歸義軍圍攻易州城,數日未能克。
郭藥師率軍救援,易州守將史成率部出城夾擊。
血戰後歸義軍敗走,史成等一乾易州守將不幸陣亡,常勝軍進駐易州城。
這是燕京得到的戰報。
真實的情況是,這根本就是一出戲,歸義軍和常勝軍聯手演給易州軍的一場雙簧。
郭藥師兵不血刃得了易州城,為投宋增加大大的一個砝碼,還和歸義軍化敵為友,可謂賺得盆滿缽滿。
代價是涿、易兩州除了府城,其餘土地人口儘歸歸義軍,雙方化敵為友、互不侵犯。
最好笑的是,送往燕京的戰報合情合理、無懈可擊,風雨飄搖的大遼朝廷還不得不勒緊褲腰帶給了一筆賞賜。
當然,這筆金銀一送到,便被二一添作伍分得明明白白。
雖然錢沒多少,但歸義軍是必須要,因為這代表了郭藥師的誠意,和己方的臉麵、地位。
而郭藥師也不心疼,相比攜兩州之地投宋後獲得的收益,這點兒金銀算個屁啊!
坐鎮後方的童貫,終於長長鬆了口氣!
北伐封王始終是他的執念,官家的寵信更是萬萬不能丟的東西。
所以這第二次北伐,他無論如何也得做出點成績。
可惜如今沒了兵權,童貫能用的隻有外交手段,還是老一套譴使招降。
可連續派出的幾撥使者都如石沉大海、一去不回,連他媽個死訊都沒傳回來,搞得再想派人北上,都沒人敢去了!
這種情況倒也沒引起他的懷疑,因為上一次除了馬擴,其他勸降使者也都被遼人砍了腦袋。
隻是想不到對方皇帝都死了,居然還這麼頭鐵!
正一籌莫展之時,北邊的使者卻神奇般的主動來了!
其實也不能說是北邊的使者,因為來人是那個消失許久的武從文的部下。
當初的不遵軍令和不告而彆,本來讓童貫對武從文那個家夥惱恨得很,此時卻是恨不得抱住狠狠親上一口!
如果武從文就在當麵的話
實在是那混小子送來的東西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