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罕最後的判斷沒錯,來的的確不是武從文提前布置的伏兵。
血紅色的晚霞之下,兩麵大旗衝出天際。
一麵上書“耶律”,一麵是個大大的“方”字旗!
女真人絕望了。
就像一個衝進彆人家裡的強盜,正準備大發淫威,突然看見屋子的男主人端著槍回來了,手指還扣在了扳機上!
零星的追擊戰又持續了三天,金軍主帥完顏粘罕僅以身免。
宣和四年十一月初,武從文占據燕京第十九天,燕京之戰正式落下帷幕。
此戰雙方參戰總兵力七萬五千人,其中金軍六萬,包括女真兵四萬,遼兵兩萬;武家軍正規戰兵一萬五,外加數十萬百姓。
最終結果:
金軍幾乎全軍覆沒,逃走的不足千人,戰死三萬多,被俘兩萬,六千遼兵陣前反正。
武家軍戰兵傷亡過半,僅剩七千出頭;燕京百姓傷亡近十萬,絕大多數都是前期城牆攻防戰時戰死的。
對了,完成最後一擊的援兵是兩支,其中一支是方七佛率領的飛狐口步軍,另一支讓人非常意外,居然是耶律大石!
他的到來也終於揭開了燕京城破的真相。
古北口失陷消息傳回燕京的當日,太後蕭普賢女便被嚇得連夜逃出了燕京城。
這位隻是名義上臨朝攝政的大遼太後,雖然平時沒什麼存在感,可一旦沒了,燕京城裡的三大勢力頓時便沒了粘合劑。
以耶律大石為首的宗室派大多傾向去投天祚帝;以蕭乾為首的奚人卻想退往奚王府【奚族故地,景州西部】立國;左企弓等漢臣則是一言不發,心裡暗自打算金兵一到就投降。
金軍正自古北口急速南下,燕京城內卻差點爆發內訌,契丹、奚軍列陣相拒。
最後還是耶律大石妥協了,帶著願意跟隨的軍隊離開燕京城,找到蕭普賢女後向西而去。
耶律大石講到這裡有些卡頓,偷偷拿眼去看耶律丹。
這位天香國色,如今又威名赫赫的燕國長公主卻始終麵無表情,似乎對母親的結局毫不關心。
坐在次席的武從文暗歎口氣,用不著耶律大石細講,甚至都不用猜,他就能知道最終的結局。
無論到了什麼時候,也都是天無二日、國無二主,這就是人性的貪婪!
耶律延禧能饒過耶律大石,卻絕對不會留下蕭普賢女,就算她隻是一個毫無威脅的女人也不例外,誰讓她曾經臨朝攝政呢?
找到天祚帝後,耶律大石勸說他暫避女真人的兵鋒,應當率軍前往西北軍事重鎮可敦城。
那裡自遼開國以來便受曆代遼帝的重視,專門設有建安軍節度使司,還是大遼西北路招討司的駐地,即使到了此時也仍然相對安定,有軍兩萬餘,戰馬數十萬匹。
可是耶律延禧這人怎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