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告訴你主子,汴梁城中軍民百萬,皆願為國效死!且大宋立國百六十年,政通人和、上下同心,皇命一下,不日便有百萬勤王之師雲集!爾等若不早退,定會葬身汴梁城下!”
金使吳孝民的臉白了,倒不是被李綱幾句話就嚇住了。
他是擔心,擔心回去後沒法交代。
之前那五條議和條件,可不是完顏斡離不的意思,是他看見宋國皇帝懦弱臨時加了碼。
要真是因為自己的一時興起,反激起了宋人的死戰之心,女真人能饒得了自己?
作為剛剛投降金國的遼地漢官,他太清楚像汴梁這種巨型城市,其中之人若是鐵了心的死守,彆說六萬人,就算再多一倍也打不下來!
不死心之下,吳孝民又把目光投向了龍椅上的趙桓。
“那個大宋的新君好像沒那麼硬氣......”
然後他就發現對方的臉色比自己還精彩,青一陣白一陣的。
吳孝民沒有高興,反而心裡咯噔一下,終於明白了過來
李綱的那一番話看似是在罵自己,又何嘗不是在罵趙桓?
己方占優且戰未開打,陛下若是就此服軟、向蠻夷低頭,豈不是比那禽獸還有不如?日後有何麵目去見列祖列宗?!
趙桓也的確聽出了弦外之音,隻得好言打發走了金使,心裡卻更恨李綱了......
三日後,金軍開始攻城。
與此同時,汴梁發出的勤王詔書陸續送達,和各地廂軍才匆忙開始備戰不同,一萬三千武家軍已經開出了梁山縣地界。
這次楊誌堅決不肯再留守後方,上次沒趕上北伐,已經讓他把腸子都悔青了。
最後是方百花站了出來,表示有自己和扈三娘在,定能保證梁山不失。
武從文稍一猶豫便答應了,在他的印象中,此次金軍南侵基本就是在汴梁周邊肆虐,根本沒打到山東。
現在有了自己的加入,山東隻會更加安全。
之所以動作這麼快,不是武從文那麼著急給老趙家賣命,而是他很清楚姓趙的德行和宋軍的不堪戰,能據城死守就算有種了,絕不會去管城外百姓的死活。
能早一天擊退女真人,中原百姓就能少受一天苦!
他的判斷沒錯,完顏斡離不一邊揮軍攻城,一邊還有餘力分兵就地籌糧。
說是籌糧,實際就是燒殺擄掠,所過之處雞犬不留。
僥幸逃脫的難民將金軍的殘暴傳到了各地,立刻激起了百姓們的憤怒,很多地方都自發組織了團練民兵趕往汴梁勤王。
可笑的是,這些人的動作居然要比很多吃皇糧的廂軍還快!
武從文提前行動還有一層目的,就是不受朝廷監軍的挾製。
他才不會傻乎乎的直接衝上去,跟士氣正盛的金軍死磕。
他要和另一個時空的教員學習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
汴梁攻防戰,幾乎是一開始就直接進入了白熱化,金軍首日就數次攻上了城頭。
之前就說過,大宋能打的就隻有西北邊軍,汴梁禁軍看著光鮮,其實彆說和西軍比,就是比之許多二線廂軍都不如。
地方廂軍就算也不操練,至少得為各級軍官當佃戶種地,好歹有把子力氣。
汴梁禁軍呢?
大宋的國都可沒地給他們種!
為了謀生,這些人要麼化身小商小販、要麼給達官顯貴為奴為仆,若論察言觀色、溜須拍馬很多人是把好手,臨陣殺敵?
嗬嗬......
即便其中偶有林衝那般有本事的,想想他的下場吧,林家可是世襲的禁軍武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