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監回去後自然不會說什麼好話,添油加醋之下,就差直接說守城將士想要嘩變了。
欽宗趙桓臉也被嚇白了,心裡更加篤定在這汴梁城裡誰也靠不住,必須議和!
恰在此時,有人來報,說城外有金使要求入城。
趙桓差點兒興奮得直接高潮,立刻下令恭迎金使進城,為了不再出岔子,還特意派少宰李邦彥帶五百殿前班值前去保護。
於是,幾十萬人劍拔弩張的戰場上,就出現了詭異到不可思議的一幕。
金使吳孝民單人匹馬立於城下,語氣囂張的大喊“開門”。
城頭上的大宋宰相李邦彥身邊有十幾萬大軍,卻是極儘謙卑的哀求對方縋城而上。
他雖然膽小懦弱,腦子卻絕對不傻,數萬金軍就在城外,城門一開,要是趁機衝進來......
吳孝民自然明白對方的擔心,就是故意難為人,目的是進一步打擊守軍的士氣。
就在城頭守軍已經忍不住想要私自放箭射死這個混蛋的時候,吳孝民終於鬆口了。
一個籮筐被繩子綁著,從高大的汴梁城頭緩緩放下,吳孝民抬腿站了進去。
李邦彥倒是心細,不敢讓其他人幫忙,隻用自己帶來的殿前班值往上拽人。
......
趙桓本打算說兩句場麵話就答應議和條件的,卻不想女真人又改了主意。
“第一,殺了李綱、種師道,把人頭送到城外謝罪!”
“第二,賠償黃金一萬兩、白銀一萬萬兩、牛馬兩萬頭、綢緞兩百萬匹!”
“第三,以黃河為界,往北土地全部歸我大金!”
“第四,宋國向我大金稱臣,大金是‘父’、宋國是‘子’!”
“第五,派肅王趙樞出城為質,換回之前那個假康王!”
金使吳孝民囂張的聲音回蕩在紫宸殿上,可惜如今這裡再也沒有了李綱和種師道!
“這......敢問貴使,這議和條件為何比之最初還要高了許多啊?”
趙桓哪裡還像個一國之君,哆嗦的聲音甚至都帶上了哭腔。
吳孝民斜眼看著他道:“哼!這能怪得了誰?兩國議和期間,爾等竟敢背約劫營,難道不該受到懲罰嗎?!”
趙桓登時語塞,張嘴就想把之前推卸責任的那一套進行到底。
誰知吳孝民根本懶得去聽,一揮手打斷道:“勿要多言!就是這個條件,若不答應,大軍即刻攻城!”
隨著李綱和種師道的罷官去職,主和派也受了牽連,此時的紫宸殿上已經沒有硬骨頭了,全都眼睜睜看著金使無禮。
趙桓求助似的看向李邦彥,希望他能開口幫著說句話。
李邦彥是主和派的領袖,自然也希望議和趕緊達成,隻得陪著笑臉求道:“貴使容稟,貴國之前的議和條件,我朝便是傾儘所有也無法滿足,更何況現在還翻了一倍?”
“我朝......我朝......”
他有心想說“拿不出來”,又怕對方真個翻臉,因此“我朝”了半天也沒“我朝”出個所以然來。
吳孝民自然知道對方肯定拿不出那麼多錢財,但此時己方占儘優勢,自然要獅子大開口嘛!
這樣即便宋國君臣還價,自己也能立於不敗之地。
隻見他突然一擺手,打斷了還在那吭哧的李邦彥,盯著趙桓說道:“其他先不說,先把第一條做了吧!”
其實這才是完顏斡離不交代的第一要務。
李綱和種師道一死,還是他媽的宋國自己殺的,說不定這汴梁城都不用再打,自己就他媽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