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道,打開臨安西門,並派軍隊在城外架火施粥。
城外士子聞訊歡聲雷動,儒冠扔了滿天!
少了這些讀書識字人的居中串聯,那幾萬明州難民頓時群龍無首,紛紛向城西聚集,畢竟吃飽肚子才是第一位的,前兩天暗中發放食物的那些家夥也不見了啊!
圍城人群一走,嶽飛立即重新啟程,率軍自城東繞行,繼續奔向東南。
可等他過秀州、進入明州地界後,隻看到了遍地的屍體和殘破的村莊,哪裡還有海寇的蹤影?
一路急行軍趕至鄮縣城,隻見城門大開,城內濃煙處處,偶爾可見火光,幸存的百姓哭嚎連連,同樣未能發現敵蹤。
找到幾個百姓一問,原來那些海寇幾個時辰前已經登船揚帆了,臨走前還最後又搶了一把!
消息傳回臨安,還不等武從文龍顏震怒,朝堂上便再起風波。
武從文隻是臨時南下,又不是遷都,汴梁的行政班子自然不可能全部跟隨。
可日常朝政一天也不能停,尤其是那些必須皇帝親自處理的大事,比如新軍的籌備。
華夏三年六月二十。
又是那個年逾八旬的劉吾醒,以他為首的四十七位江南重臣聯名上書,懇請朝廷籌建新軍,員額十萬,以防東南海寇,名曰“備倭軍”。
武從文未置可否,拂袖退朝。
他占領江南之後,除了均田,另一大舉措就是裁汰冗軍。
之前四朝並立,各方或為自保、或為擴張,都在大肆擴充軍隊,最弱的隆武朝廷,以小小的閩越之地就擁兵二十萬。
雖然戰鬥力拉胯到了極點,花費卻一點兒不少,幾乎耗光了財政!
經過數年戰亂,大武朝初立、國家初定,武從文自然要裁汰冗軍,既為消除隱患,也為充實生產人口。
江南最終隻保留了六萬正規野戰軍,其中兩萬隨嶽飛坐鎮江寧,兩萬由張憲統帥駐守峽州【今湖北宜昌】,剩餘兩萬分駐臨安、福州【即今福建福州】、洪州【今江西南昌】、潭州【今湖南長沙】。
另有各地二線守備廂軍五萬,按城池大小、戰略地位不同人數不等,多則三五百,少則二三十。
這也是海寇能夠屢屢得手的一個重要原因各地守軍兵力嚴重不足。
注意,以上內容可不是小的胡編亂造的,據《宋史·兵誌》、《宋會要輯稿·兵》等史料記載,長江以南除巴蜀地區,共有具備防禦功能的城池或據點450600座,其中還包含了100150處羈縻地區的軍事寨堡。
而江南地區因為承平日久,地方廂軍的數量遠遠少於北方,每一處的廂軍數量也就那麼多,還都是半兵半民的,主要承擔勞役、治安等輔助任務。
北宋的冗兵問題主要存在於禁軍體係,每每拿招兵當賑災和平叛手段使,造成數量最巔峰時高達82.6萬人【宋仁宗慶曆年間】,這也是《水滸傳》等話本裡“八十萬禁軍”的由來。
從這個角度來說,劉吾醒等人的建議的確很有道理,現有兵力不足以抵禦動輒上萬的海寇嘛!
可問題的關鍵在於兩點,一是劉吾醒的身份,二是那群海寇的來曆。
喜歡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請大家收藏:()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