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兒,看來你不是。”
武從文喃喃道,也不知道是沮喪,還是鬆了口氣。
“啊?!”周繡娘有點生氣了,既氣武從文戲耍自己,又氣自己孤陋寡聞......
同時她還有點兒心慌,“陛下莫不是失心瘋了?怎麼突然開始胡言亂語起來了?”
好在武從文迅速恢複了正常,笑著解釋道:“說了隻是下餌嘛!再說海禁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時間趕得上。”
可他是恢複了,周繡娘卻沒那個心理素質,躬身領命,不再多言。
見周繡娘轉身要走,武從文突然衝著她背影說道:“此次事了,錦衣衛便將摩尼教收編了吧。”
頓了頓,語氣突然陰森,“不願意的,全部絞殺,那也是個不該存在的毒瘤!”
一句話,直接把周繡娘重新拉回了熟悉的節奏,“這畫風才對嘛!看來剛剛陛下隻不過是走神兒了......”
......
華夏三年,七月初。
武從文突然連下兩旨。
第一,奏準了劉吾醒的《禁海策》,並著其掌總製定細則。
第二,宣布十日後啟程北返汴梁。
聖旨一出,雖然已經恢複平靜,但始終彆彆扭扭的江南,瞬間統一了聲音,到處都是“聖天子在朝,天下幸甚”的歌功頌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時間,仿佛新生的大武朝真的已經盛世降臨,哪哪都是好的!
在這種形勢下,武從文的第三道聖旨沒有遭到任何反對,甚至連質疑都沒有。
正在籌建的備倭軍,主將人選沒有采納任何人的推薦,武從文任命了張俊。
就是那個嶽飛、韓世忠南下前,就和汴梁眉來眼去,南下後又一直在江寧按兵不動,即便最後被收繳了兵權也毫無怨言,人稱弘光朝“中興四將”之一的張俊。
在所有人看來,陛下這個任命的背後有兩層意思。
一是酬功兼拉攏人心,報答張俊這類將領在南下時的配合。
二是仍然不信任江南人,不可能把十萬大軍交到他們手裡。
這才正常嘛!
陛下到底是馬上皇帝,怎麼可能無底線的妥協,沒點兒小脾氣才不正常!
長江南北的明爭暗鬥迅速升溫。
誰家出多少兵,分到幾個軍官名額,要不要爭?
爭奪迅速白熱化,終於有人拿出了真正的家底兒,族中精英儘出,替換了先前的人選。
有人起了頭,其他人被迫跟進,一時間最早的備倭軍名單,簡直被改的麵目全非。
這還隻是表象,隱藏最深的世家大族其實並不怎麼看重兵權,甚至認為那是取禍之道。
這些陰溝裡的老鼠最看重的,其實是相對不起眼的《禁海策》!
特許官船數量多少?誰家可以參與?禁海的力度究竟多嚴?實在輪不上的家族如何安排?
一時間,風暴的中心劉府從早到晚門庭若市,手持拜帖的隊伍排出了二裡地,滿載的馬車更是停滿了半個臨安城。
武從文對這一切視而不見,七月十五全家如期啟程。
喜歡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請大家收藏:()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