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鋒仔細打量眼前之人,隨後轉首看向被眾黑衣人圍著的野牛坡眾人,淡淡笑道:“梅小俠,那群人桀驁不馴,你受累了。”
梅劍之卻道:“承蒙眾兄弟看得起,既然兄弟相稱,又何來受累之說?”
張鋒微微揚眉,玩味又笑,頗有輕蔑之意。那日梅劍之與慕容離躲在房頂,聽他與那位大師對話,自知壞了他計策,定為他不滿,此時對陣,他定使足全力,好泄一泄心頭之憤。當下暗運焚雲真氣,握劍抱拳,朝前一伸:“請吧。”
嵩山派十六式鐵劍招式並非十分的繁複多變,多以進、退、圍、守四字要訣銜接變化。梅劍之記性甚佳,不單單記全了嵩山派的十六式鐵劍,連嵩陽派的十一式單路鐵劍也了然於胸。見張鋒腕了個劍花,揚劍來刺,立時便知他使得什麼招式,當即照著書頁上招式施一招“鐵梁架海”橫劍反抵。
張鋒知他劍法不俗,但不知他早在山洞裡就將兩派絕招看了去,還道是玄肅為拖延時間,草草口授,差他來應戰,這一招遂隻用上了兩三分的力道。
哪料劍鋒指處,一股巨力磅礴巨力自對方劍上湧出,竟足不受控地向後退了幾步。張鋒微微驚訝,瞬即說道:“小俠武功著實不錯,張某佩服……”一個“服”字還沒落畢,緊接著又道:“隻是這內力,似乎並非嵩山派所傳。”
梅劍之來到太室山,得救玄肅,也不過幾日光景,怎會無端去看嵩山派的內功心法?便算是看了,那“玉柱通玄經”深奧難解,豈是區區數日便能參透的?
適才他所施展的,乃是焚雲心經之妙法。見張鋒質疑,他卻不顯慌張,亦學著淡淡一笑,道:“佩服二字,實不敢當。敢問閣下所用,可是貴派的內功心法?”
梅劍之此時對兩派恩怨已了然於胸,知嵩陽派並無獨門內功心法,其弟子所練,依舊是“玉柱通玄經”中的前三重。
楊陽生窮儘心思,也未能想出良策,隻得暗中示意弟子潛入嵩山派,盜取“玉柱通玄經”。其時喬陽子尚在,料想若直接盜走,定會引起玄肅察覺,進而引發兩派爭鬥,對雙方皆有損害。他自幼投入嵩山門下,對地形了如指掌,便親自前往,潛入藏有內功心法的閣樓,用紙筆將經文內容一一抄錄,這才返回。
然“玉柱通玄經”所載文字艱深,即便是玄肅亦未能參透,楊陽生與喬陽子又豈能領悟?苦思冥想了數月,終不得其法,隻得無奈放棄。
張鋒聽罷,一時語塞,心中暗讚這年輕人心思機敏,區區幾招之間,便已識破自己所用非嵩陽派內功。他卻不知,早在第一次交手時,梅劍之已疑其身份來曆,更不知另有一批持索鏈的黑衣人曾圍攻偷襲。眼下二人互相拆穿,各自心知肚明,再不追問,又挺劍對上。
杜流光與十幾個嵩山弟子不知梅劍之已看過此套劍法技巧,儘皆緊張。但看梅劍之施招順滑,毫無才修煉那般拖泥帶水,遲滯顧慮,劍尖到處,無不夾勁生風,接連幾招削到要害,張鋒連連躲避。
殊不知,梅劍之之所以將單路鐵劍使得行雲流水,卻是得益於關通海的成名絕技“旭日劍法”。這兩套劍法雖招式各異,其核心均是招式簡練,剛勁迅猛。旭日劍法意在以自身內力,催發劍意,內力愈強,劍招愈強,而嵩山派的十六式單路鐵劍並非依托本派內功加持,迅勁有餘,變幻不足,極易為人招架拆解,這也是十六式單路鐵劍的巨大缺陷。
梅劍之初時使來,進招易,退招難,常有要害空防,大曝敵人身前之時。嵩陽派的十一式單路鐵劍正是彌補了不足,於每一式退路做了調整,饒他疾攻疾刺,那張鋒總能巧妙化解。
彼此鬥得十餘招罷,梅劍之所使的嵩山派單路鐵劍漸感不繼,張鋒足下輕身功夫俊逸,邁步間幾乎無聲無息,本厚重的鐵劍,亦給他使得無聲無息,足見內力之穩之精。
隻見他突施鐵魄式“斷嶽分濤”,兩手同時握住劍柄,縱身一躍,自上而下地劈梅劍之頭頂而來。那鐵劍烏黑,為他力道疾襲,竟生殘影。
慕容離容色一緊,悄聲探前,自囊中摸出枚之前挑揀的趁手石子,夾在食、中二指之間,萬一梅大哥不敵,立時揮出擊退那張鋒。
二人對決,最忌他人突然插手乾預,慕容離雖然知曉,卻不願看梅大哥身陷險境,那廝功夫了得,來曆不清,哪裡料得到他是否存了殺心?加之開封城內鏢局舊宅的一行黑衣人,與此間一行,無論打扮和武功路數,幾乎一致,若然當日的偷襲之人混在其中伺機而動,他毫無防備,定要受傷。心想旁人愛如何想、如何斥責嘲諷,由他們去便是,隻要梅大哥無臾,旁的皆無關緊要。
梅劍之焚雲心經此時已收放自如,見對方來勢洶洶,急忙運勁力至右手,緊握劍柄待他鐵劍擊來。哪知兩劍既交不足一尺之距,梅劍之頓感一股巨力如山石壓頂那般籠罩下來,頭頂百會穴冷不丁陣疼,不由得心下一凜,暗道此人功力著實了得,倘若硬接,非為他勁力震斷右臂經脈不可。
喜歡緣劍劫請大家收藏:()緣劍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