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儘所有資源與技術,為人類提供一次與崩壞處於平等身份交流的機會。
毀滅與死亡、新生與希望。
基因技術?
人造律者?
無非是另外一種說法。
超脫困境,打破常規。
在無數次的實驗中,唯有顧铖本人的情況良好,逐火之蛾本身關押的死刑犯與囚卒甚至因此消耗了大半。
是顧铖的特殊性導致基因改造技術可以向人造律者方麵移動。
在第三次崩壞中,以司帕西為主的科學院、以顧铖為主的博士院的“成果展示”很成功。
人類一方無論是武裝、科技水平,還是特指顧铖的生物兵器方麵的效果都收益甚好。
生物兵器的威力甚至隱隱超過了第三律者的能量衝擊。
可司帕西知道,除去顧铖以外,幾乎不會再有這樣的素材可以使用了,失敗的代價太大,同樣的投入完全可以武裝出更為全麵性的軍隊。
頂端輸出高,可平均上的性價比太低。
除去需要對崩壞能的適應程度超乎尋常外,素材本身的細胞、分子等的活性也要高過一定值。
這樣的人本身就少之又少,即便存在也會像是顧铖這樣的“人上人”,不是位居高層,就是能力出眾。
哪裡會有人像顧铖這樣不畏生死、放棄拚搏未來的機會來自主付出生命?
所以,除去以上所有因素外,顧铖本身就會是成為律者的料子。
畢竟他的體內可是切切實實存在著某種來自虛空的生物。
這也就是他能成功的必要條件吧?
以人造律者情況為中心的熔爐計劃本指使成為律者的顧铖與崩壞進行對峙,通過第二律者的能力來打開通往虛數空間的大門。
很明顯,顧铖將這個計劃提前並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料。
秒殺第三律者並獨自前往虛數空間……
這無疑是一場賭博!
量子之海、虛數空間……
逐火之蛾隻想尋求一份答案,一次機會,而顧铖也正是如此思緒。
熔爐。
以他自己為源頭開始釋放能量去感染他人,通過留下的希望火種以星火般開始燎原。
倫理?道德?思路?
人類窮途末路,甚至是一敗塗地,哪裡還有其他選擇?
隻有打破這樣的思想,隻有利用更多的力量……資源。
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也是顧铖的決心。
顧铖如是說……
“我想讓人類結束掉這種醜陋的內耗,讓他們刨除肉體的枷鎖,帶來靈魂上的升華。”
“正如梅比烏斯所說,這場光榮的進化需要每一個人的加入。”
“表演,還沒開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