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破滅以前,人們總不會那般輕易接受現實。
相對於前三次崩壞帶來的影響力,第四次崩壞仿佛隻是轉瞬即逝的一次“演習”。
連天災這樣的解釋都需要減小部分形容詞。
第四律者的影響遠不及她曾經的前輩們,甚至比不過一些特彆的崩壞獸……
就像被汙染的雷之律者所召喚出的那隻帝王級崩壞獸,它的破壞力已然讓極東大部分地區陷入困境。
而第四律者也僅僅隻是帶來了堪比海嘯那樣的龍卷風,也不過隻是毀滅了某幾座連片的邊陲小鎮。
倒也不是說第四律者的實力不夠……
嘛,因為顧铖帶走了此間世界泡的部分崩壞源,又在虛數空間中大肆消耗了量子之海的能量,所以第四律者沒辦法以全盛姿態出現。
但這並不是主要原因。
即便不是完整狀態,那第四律者無論是那種隨意召喚颶風還是創造理想流體的能力都足夠讓人類喝上一壺。
很明顯,她出現的位置不對……
那是遠離平原的荒漠地帶,也是少有人煙的“無人區”。
除去行動不便的老者停留在那裡等待死亡,便隻有窮苦之人才會委身於此。
所謂邊陲……
那已經可以算是新的國家了。
富豪們無功而返所留下的爛尾樓、修修補補卻還處於“危樓”的宿舍、徒有其表又毫無內涵的“空殼”。
說句實話,這種區域政府甚至連看都不會看上一眼。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是如此無情。
早已知曉崩壞大致痕跡的逐火之蛾早早轉移了當地居民,在本就不怎麼大的價值中再次減少了損失。
所以……這種類似於不痛不癢的騷擾並沒能引起人類的注意,也便拉低了第四律者的影響力。
可那終究是一場明晃晃的崩壞災難,出現的也確實是名為律者屠夫。
換個角度思考,若是第四律者降臨在其他地方,是否就會有所不同?
所以,成功驅散了崩壞、解決第四律者的凱文便以第一戰隊隊長的身份收獲了他在逐火之蛾的第一枚榮譽勳章。
按照規定……嗯,不成文規定。
本就要在解決崩壞後創辦慶功宴的逐火之蛾算上了凱文的功績,也便打算召開一場盛大的宴會來安撫乃至鼓勵眾人。
許多知曉細節的勢力也想趁此機會借助凱文來沾沾梅博士的光。
隻可惜……
不知為何,一直“紙醉金迷”的逐火之蛾高層竟是持有反對意見。
原因竟是……
慶功宴的這天碰巧是顧铖教授逝世一周年的“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