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小工廠的困局
如果是國屬大型軋鋼廠的話,人家中高級技術工數百,大國工匠都有好幾位鎮守,就算全靠手工打磨,一天也能搞出來幾十上百台,更何況人家還有各種機床設備。
彆的不說,就那原陽鋼鐵廠來說,人家就是集煉鋼,軋鋼,機械加工於一體的大型企業,當年八方援建,數萬建築工人曆時數年才建造完成,現如今工人上萬,連帶家屬數幾萬人的龐然大物,占地數百畝地,領導的級彆甚至能同原陽市書記地位等同,可想而知其規模的龐大。
王國強就是煉鋼部技術科的一個科員,來到向陽公社,都是當時的崔永年這個副書記去請的,後來的煉鋼車間的一個技術科科長孫英東,那可是跟崔永年平起平坐的地位,這隻是一個部門的小科室的科長。
如果沒有當年向陽公社的那些老工人參與原陽鋼鐵廠的援建工作,如今這些人在原陽鋼鐵廠部分人也已經身居高位,念著老鄉情願,他們公社連跟人家搭上線的資格都沒有。
上一次的鋼筋軋鋼生產線,那也是人家原陽鋼鐵廠看在孫承啟的麵子上,負責援建的,至於第一次的援建煉鋼爐的事,純粹是因為敵特,他們不得不對向陽公社賠償。
這就是沒有技術,人才短缺的小廠無奈跟大廠的區彆。
在那些大型鋼鐵廠的麵前,向陽鋼鐵廠可以說是連人家一個車間都不如,至今為止,向陽鋼鐵廠連同臨時工一起,也才不到五百人的小廠,這在重工業企業麵前,真是小的人家都不在乎呢。
國家政策,根本不會傾斜,一切,都要靠自己來爭取。
顧明澤聽的臉色也很不好看,他最近已經發動關係,請求了不少人,要調撥一批中高級技工來他們向陽煉鋼廠進行指導工作,甚至打報告往市裡申請,但無一例外的都被拒絕了。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沒有人願意放棄大城市的生活跑到一個公社小煉鋼廠裡乾活。
隻有在高級技工的帶領下,才能迅速的培養出一批合格的中低級的技工。林瑞已經竭儘所能的利用係統學習鉗工,蹚車工,造模工等各級工匠的技術,然後傳授給工廠裡的這些大師傅。
可這一切,都需要時間,比如,方忠華這位原來的五級鉗工,真論技術現在他可以能已經達到了六級,甚至七級水平,但是,想要帶出更多的合格工人,這都需要時間來堆積。
現在無論是機床,還是其他的活,大都是手工操作,這就需要一定的技術了。
技術職稱,才是評定工資的唯一標準。
以工代職,很多工廠的領導人,也是從技術工人走上去的,這是這個年代的一大特色跟無奈。
林瑞這個時候走了過來,笑著說到:“各位領導,農忙才剛開始,真正的收割時期還要一周之後,現在咱們拖拉機已經有了好幾台庫存。而且,一些加工機械慢慢的投入使用,產量隻會越來越高,今年也許不能全部覆蓋,但是,十六個生產大隊,咱們先緊著幾個土地多的生產大隊配置。”
“今年覆蓋不了,那就明年,明年一年,咱們全公社,一定能夠全覆蓋十六個大隊,九十六個生產隊,全部用上收割機,脫粒機。”
顧明澤知道林瑞說的是實情,當即目光堅定的說到:“好,咱們農業機械,一定要要實現,能實現!”
肖國棟走了之後,就失去了聯係,就連楊惜君也再也沒有露麵,想要借助他們中庭的力量都不能。
至於孫承啟,回去後就集合一部分冶煉技術人員,在研究林瑞留下的吹壓縮空氣煉鋼爐的技術,想要再次改進,造出一座更大的新式煉鋼爐來,以提高全國的鋼鐵產能。
他們已經幫了向陽煉鋼廠很多了,林瑞不想再麻煩他們。
沒有工人,那就自己慢慢培養,沒有廠房,那就一點一點的建,沒有設備,那就是一點一點的造。
隻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造,自己的目的早晚一天會實現的。
機器轟鳴,脫粒機吞噬帶杆的小麥,然後分離,粉碎,脫粒。
向陽公社煉鋼廠的工人在一旁指導著這些社員如何去續麥稈,如何安全操作。
那邊,還有工人收集粉碎的麥秸,準備打成一個大草垛,保存起來,這是冬季牛羊最好的飼料。
另有社員把剛脫出來的麥子攤在曬場上,趁著大好的天氣晾曬,直到沒有一點水分,放在牙齒間輕輕一咬就能崩碎,到那個時候挑揀去雜質之後,才收起來,裝到袋子裡,之後再去公社糧點交公糧。
向陽公社向陽街道的向主任高興的喊來了隊裡的人,並且發動關係,找到了大量的柴油票,他準備日夜不停的收割田地裡已經成熟的小麥。農忙時間,就是爭分奪秒。
一台機器抵上幾十人同時勞作,如果機器不停,人輪班休息,他們會省下大量的人力去乾其他的,耗費的隻是一些柴油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瑞安排林豐在這裡帶隊,統管全局,如果發現機器有什麼問題,第一時間維修,或者提出後續的改進意見。
收割,脫粒兩個設備已經演示完畢,林瑞沒有必要再繼續留在這裡。
向陽公社十六個生產大隊,馬上就要進入一年兩次的農忙的時節,公社裡的乾部幾乎都在大隊裡蹲點駐守,一旦發現問題,將會及時解決,事關所有人吃飯問題,這裡就是全國農村的一個縮影,全國所有的農民兄弟一起,支撐起了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甚至,反哺各行各業,他們,很偉大!
每年夏收跟秋收,依舊是公社裡最重要的工作,任何人都馬虎不得,一直到下季作物種下,公糧收繳到到糧倉。
顧明澤,季光明能抽出來一上午的時間來跟著林瑞一起看收割機,脫粒機,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回去的路上,顧明澤一再要求林瑞跟王國強兩人,最近煉鋼廠的所有工作重心,全部轉移到收割機,以及脫粒機的生產上來。新車間的建設,要加班加點的建造,日夜趕工,必須儘快完成廠房建設,把這兩種重要的農機設備生產車間,全部搭建出來。
這個任務他將通知到向陽公社所有的生產大隊,每個大隊都要抽調人手,來加快煉鋼廠廠房的建設工作。
他們公社全體領導就一句話,要人給人,要物給物,唯一對煉鋼廠的要求,就是能多生產一台收割機,就多生產一台......
喜歡重生58年育良種過災荒請大家收藏:()重生58年育良種過災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