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林瑞趕到工地的時候老侯正在一號車間負責主持裝修工作,老苗在二號車間工地,負責鋼結構的安裝,對接,以及焊接任務布置工作等,小方居中調度,三個人精誠配合,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廠房建設速度進展很快,一天一個樣。
王雲海再次來到工地,簡直嚇了一跳,直言此前已經知道了鋼結構建造會很快,沒想到速度會這樣快。
林瑞很滿意工地給他帶來的震撼,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便開始了檢查工作進展情況。
林瑞對自己親自挑選的老中青三代工地頭頭們詢問了一下工程進度,得知的答案是:工人拚命趕工,沒有一個懈怠的,大概工期會比預期提前至少一周。
林瑞很是滿意,但是,趕工程可以,他又再一次叮囑了三人,必須保證工人的安全,特彆是中午的最熱的時候,必須休息,一旦發現工人不適,必須立刻帶去就醫。
最主要的是,工地上的涼白開,綠豆茶,防暑藥水這些必須不能少。接著,林瑞又把王雲海介紹給了三人認識,並且說以後王雲海會經常來巡視工地,希望他們認真對待。
三人這才正視起這個小年輕,本以為是個小跟班,沒想到是一位領導。
在他們看來,任何一位乾部,都是大人物。三人自是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會做好工作,隨時接受領導的檢查。
而林瑞也告訴了三人,王雲海隻是檢查以及遇到問題,他會提出問題,但是,工地建造方麵,依舊要以他們三人意見為主。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林瑞將不會常駐工地了。
王雲海對林瑞越發的感激,他覺得這是林瑞在以自己的威望,給他鋪路,這讓他對林瑞越發的尊敬。
自小生長在官員家庭,各種官員他見的多了,特彆是這麼多年,有知道他背景的,有不知道他背景的,從沒有如林瑞這樣,會為一個不相乾的人鋪路。
王雲海認為,這就是胸襟,林科長的胸襟,有如大海的胸襟,怪不得人家能成大事,王雲海都覺得,自己的思想都得到了升華。
接下來,林瑞帶著王雲海,一邊給他介紹著工廠的規劃,一邊給他介紹著這些鋼構是如何操控的,廠房為何要這樣建立的。
從頭走到尾,林瑞說了一路,王雲海也聽了一路,在這一路走來,王雲海感觸最深。
他原本以為一個工廠的建設,就是在空地上造出廠房,建好庫房,給員工再建好宿舍,安裝好設備,招收來工人,那一個工廠就可以進入生產階段了。
事實卻是,經過林瑞的介紹,王雲海才了解到,工廠的任何一個建築,都是提前規劃好的,都有著不同的用途,每一棟建築如何建造,才能儘可能的合理,節能,方便,最重要的是還要預留好以後產能的擴充的地方,這都是要一開始就計劃好的。
巡視完這兩個工地之後,林瑞又帶著王雲海看了後麵那些平整好的地方。
在廠房的後麵,兩間大倉庫已經打好了地基,就等鋼結構件到廠,就可以進行組裝建造了。
再往後麵,就是一大片空地,林瑞介紹,這是為了後期電風扇廠的二期工程擴建準備的。現在,這個地方可以留作停車場,安裝一些乒乓球台,籃球架等,以豐富工人的工作之餘的娛樂活動。
在這片最大的空地後麵,有一棟小的建築規劃,這是未來的閱讀室,以及職工脫盲培訓基地,還有職業生產技能培訓基地。
到時候這棟建築會分為兩層,上下各兩千平左右。上層是各種教室,電風扇廠的辦公室暫時會安置在二樓,下層就是技能實操培訓室,以及電風扇廠的實驗室。這裡,也將會是煉鋼廠最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
林瑞著重給王雲海介紹了掃盲培訓,以及技工職能培訓,掃盲不合格,就不會參加技工職能培訓,技能培訓考核不合格,就不能去工廠裡上班。
到時候,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人,很可能就會被辭退,畢竟,一開始來的都是臨時工嗎。
而工人的升遷又分為兩條路,一個是技能考核路線,這個隻是升級機能等級,是跟工資掛鉤。另外一個是學問晉升培訓路線,掃盲班畢業,隻能是成為臨時工的第一步,就算你技工職能培訓合格,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工人,如果你的學問考核不合格,那你永遠不可能進入乾部崗位。隻有文化考核合格的,才能進入乾部崗位。
雖然這部分不會明文張貼出來,但是,一定會讓工人在參加培訓的時候就想辦法讓他們知道這一潛規則的。
王雲海聽到林瑞著重介紹了這一棟,在二號車間建成後,就會馬上建造的培訓大樓的各種功能,他不得不發出感慨:“林科長高瞻遠矚,這些員工能在林科長的工廠裡當工人,真是天大的幸運啊。”
“林科長你那高瞻遠矚的戰略目光讓人佩服啊,我在學校裡也接觸到了一些資料,彆的不說,就是跟老毛子比,我們跟他們之間的差距之大,都能大到讓人絕望。後來我們那些同學就經常討論,得出來的一個結果,要想追上老毛子,必須要提高全民識字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毛子的工業實力能夠這麼發達,一是有著他們聯盟政府有著廣大的人口供他們篩選人才,還有一個就是他們比較注重人才的培養,還注重理工科技的發展。”
“而我們,這些都是最缺的,也是最難實現的,現在,林科長的這種全廠員工脫盲做法,職工技能的培訓,跟其他的工廠那種師傅帶徒弟,幫傳帶的方式相比較,無疑是效果更好,見效最快的方式。向陽煉鋼廠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績,恐怕跟林科長的這一招妙棋分不開啊。”
林瑞歎了一口氣說到:“其實,這都是被逼的,想當初煉鋼廠初創,工人除了原陽鋼鐵廠支援的一些成熟工人,還有托關係調來的幾位五級工,三四級工外,其他的要麼是退伍軍人,要麼是優秀社員,他們幾乎大字不識一個,給他們讀各種操作說明他們都聽不懂,看工作守則更是不認識。”
“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我們想找一個師傅帶仨徒弟的傳幫帶的方式,也沒有那麼多的師傅幫我們帶徒弟。沒有辦法,這才想起了脫盲培訓,讓每一個工人都認識字,理解字裡的意思,自己能看懂機器的保養手冊,背會平時工作的安全守則,然後在跟上學一樣,集中進行技能培訓,這才一步一步的把煉鋼廠支撐起來。”
“隨著我們有了更多的願意發揮餘熱的離退休乾部熱心奉獻,甘願犧牲自己的離退休的幸福日子,來給我們煉鋼廠的這些職工進行授課。而後我們便集合全場人的智慧,便摸索出了一條掃盲,培訓,考核,上崗等步驟的用工方式,一批一批走過來,才算緩解了工廠的用工壓力,煉鋼廠也走到了如今這個地步,車間裡再也不缺成熟合格的技術工人可用了。”
“從煉鋼廠的這種方式來看,這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既然如此,我們在電風扇廠何不複製過來?風扇廠是要一批能文能武的技能達標的工人,還是要一批大字不識一籮筐的文盲?其結果不言而喻了.....”
喜歡重生58年育良種過災荒請大家收藏:()重生58年育良種過災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