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多月以來,姑爺爺從前線往家裡寫了兩封回信。
信上說他不想回來,想陪在大哥身邊。
上次可馨郵寄的魚乾很好吃,牛肉乾也不錯,能不能再郵寄些,最重要的是救命良藥能不能再郵寄些。
姑爺爺的話在陳可馨心裡就是聖旨,想到那裡如今戰火連天,兩個老頭正處在危險中。
陳可馨心中焦灼難受,很快想到姑爺爺帶過去的,還有自己郵寄的魚乾和肉乾以及藥丸等物,肯定讓兩個老頭無私奉獻了,隻能向她求援。
自此以後,她經常郵寄牛肉乾、魚乾和肉醬,以及救命藥丸。
宋墨依然無聲無息,每個月她都會抽時間去軍校大門口問保安。
守門的幾個保安,都認識她了。
還沒等她走到近前,就知道她想問什麼?
“姑娘,宋墨確實是執行任務沒回來,等他回來我們會及時告訴他,讓他和你聯係。”
意思很直白,你彆再來了!
陳可馨的心頓時沉下去。
上個月她過來時,得知宋墨沒回來,猜想他可能去邊境了,這麼久沒回來,更證實了心中的猜想。
她心中很難過,兩位至親長輩在戰場,沒想到宋墨也去了。
兩位老爺子好歹有消息,宋墨卻什麼消息都沒有。
這些天,不但報紙上,連普通人都知道前線局勢緊張。
上級通知,增加急救藥產量。
不少醫學院學生紛紛主動報名去前線,還有些待業青年申請參軍去前線。
大街上張貼著醒目的標語: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等大幅標語。
她頓時憂心忡忡起來,不知道宋墨是否平安?
不能被這樣的煩躁情緒主導,最好的辦法就是把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
就這樣,她把兩位老人和宋墨的事放下,把所有的時間都填滿,每天忙成了陀螺。
自從她在報紙和雜誌上發表了幾篇文章以後,劉書記找到她說:“可馨,沒想到你政治覺悟這麼高,能不能給同學們上幾節課?”
陳可馨頓時滿頭黑線,有沒有搞錯?
她就是覺得有些人對改革開放的議論有些欠妥,站在後世人眼光把未來改革前景展現出來,樹立大家對改革開放的信心,才能心往一處使,怎麼到了劉書記嘴裡變成政治覺悟了?
想想也是,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國策,自己的見解和倡議確實和思想覺悟掛鉤。
想到此,她謙虛地說:“劉爺爺過獎,我這人喜歡琢磨,再說在家庭氛圍下,對當前的國策有更深的理解很正常。”
劉書記微微點頭,陳老偌大年紀還在前線指揮戰鬥,這樣家庭出身的孩子錯不了。
他嚴肅地繼續說:“可馨,劉爺爺有兩件事想和你說,第一件就是校黨委想發展你入黨;另一件事就是想讓你給同學們詳細講講當前形勢,不但要講如何搞好改革開放,還要講邊境戰爭,讓大家都有緊迫感和責任心,怎麼樣?”
“這……”
陳可馨遲疑了,說實話她想畢業以後經商,想掙多多的錢發展回饋華夏。
入黨以後有肘腋怎麼辦?
“劉爺爺,入黨以後我做不違反原則的事,黨不會出麵乾涉吧?”
劉書記頓時警覺起來問:“可馨丫頭,你這話什麼意思?以後你想做什麼?”
陳可馨坦蕩地說:“劉爺爺,我從小在農村長大,一直吃不飽肚子,我隻想讓那些餓肚子的孩子吃飽飯,我們國家太窮了,我畢業以後想建工廠,逐漸解決大家的溫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