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窗外,小雨淅淅瀝瀝地下著,
“佳麗,我不跟你去擺攤了。今天下雨我得回去給我媽和我姨幫忙。”
“下雨天我不出攤,休息一天,那明天見!”
“明天見!”
明天,鄭靜怡準備釣魚,釣一條三隻手的大魚……
四點半,她和姨媽一起準時出攤,把新做的雨棚支撐好,
“姨媽,姨夫給咱們做的這個加大款雨棚真不錯,兩側加裝了雨簾,采光還好、不僅遮風還能擋雨。”
“這個雨棚呀,確實多虧了小靜她爸,今天就用上了。我前幾天嘮叨他不做事,結果他一頓卡卡卡、一天的功夫做好了。”鄭華難得地誇丈夫,
“姨夫其實很能乾的,屬於心靈手巧型。姨媽你平時還總批評他,該表揚的時候還是得表揚和鼓勵,他會更來勁,您說是不是?”
姨媽但笑不語。
鄭娟把家裡衛生打掃了也下來幫忙,
毛毛細雨斷斷續續地下著,
第一波來買菜和鹵肉的鄰居是小區的大爺大媽們,第二波是五點半下班的叔叔阿姨,還有一些年輕夫妻。
“鄭姐,你們兩姐妹天天都在這裡,對我們上班族來說真的太方便了!來,請給我稱兩斤鹵雞爪,一斤鹵香乾,再來土豆和胡蘿卜各五斤。”
下班回家的小羅是老顧客,風雨無阻,最愛吃鹵菜。
住在樓上的賀玲說道,“鄭姐,給我也來一斤鹵豬肚、三斤西紅柿和香菜。”
“鄭姐,你們聽說了嗎?現在咱們這一片區域,老城區要修路改造,咱們小區路邊有房子要拆。”
鄭華和鄭娟驚奇,連忙追問,“小羅你聽誰說的?怎麼可能,剛住進來沒多久,這買房的錢怎麼辦?總不能打水漂吧?”
小羅小聲說,“你們沒聽說呀,國家現在都有補償政策,說是按你的實際麵積算,有的地方是按家裡人數算,給老百姓補,有好多人家一套老房子,補了好幾十萬呢!”
“嘖嘖嘖……還有這樣的事?”鄭娟奇道,
小羅說,“對呀,就是不知,咱們這一片區域,還有旁邊小區,具體是哪幾處拆除……好啦,走啦!明天再來。”
“好好好!明天見!”
鄭靜怡聽了,笑笑沒做聲,繼續給鄰居們稱菜、裝袋。
“阿姨,這是您的菜,您拿好啊!慢走,歡迎明天再來。”
她媽媽鄭娟可是認真聽進去了,“華子,你說真有這樣的事?如果拆咱家的房子,那咱們新裝修的房子怎麼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