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繼電器沉穩如鐘擺。
“滋——”——水銀在管道裡低語。
“嗡——”——電子管散發出炙熱的低鳴。
李娜閉上眼,聆聽著這代表著三條技術路線的心跳。五年了,自1940年項目啟動以來,她像一位耐心的指揮家,將這些迥異的聲音,逐步引導向同一個方向。
“開始聯調。”她睜開眼,聲音平靜而堅定。
指令發出,數據流開始在三條不同的“河道”中奔湧。起初一切順利,但很快,問題接踵而至。
“主內存水銀)響應延遲,運算核心電子管)等待超時!”
“長期存儲繼電器)讀取速度跟不上,數據堵塞!”
年輕的工程師們開始慌亂。李娜沒有慌,她迅速在白板上畫出數據流的路徑圖,精準地指出了症結所在。
“問題不在它們本身,而在連接它們的‘閥門’。我們需要一個更智能的協調機製。”
她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放棄簡單的順序執行,引入一個“調度器”,讓它根據任務的緊急程度,動態地為三條路徑分配優先級。
幾個小時過去了,東方泛起魚肚白。當最後一個數據塊被成功寫入繼電器存儲時,整個實驗室沸騰了。三條原本獨立的技術河流,終於彙集成了一股強大的洪流。
就在此時,實驗室的門開了,諾亞走了進來。
“菲利普即將發布他們的電子管計算機,市場充滿了對‘速度’的渴望。”他的聲音帶著清晨的沙啞,卻異常清醒,“我們需要儘快公布,搶占市場。”
李娜理解他的焦慮,但她同樣清楚,現在的係統還不夠完善。
“行,聽你的,可以把現有成果先發布出去。”李娜直視著他,“但我還會繼續研究一個穩定可靠的計算機。”
他們的對視,既是信任,也是博弈。最終,諾亞點了點頭:“我去安排。”
結果,諾亞和菲利普選擇了在同一時間發布。
這並非巧合,而是一次經過精密計算的商業策略。在發布前的最後48小時,諾亞與菲利普達成了一項震驚業界的合作:雙方將進行資源與技術的整合,共同製定行業標準,而不是陷入零和博弈的價格戰。
全球的蛋糕這麼大,沒有人能一口吞下。將對手變為夥伴,共同做大蛋糕,再按貢獻分配,這才是頂級的商業智慧。
兩天後,鬱從文那盛大的婚禮如期舉行。
李娜夫妻以“研究正在關鍵時刻”為由婉拒。這不是簡單的拒絕,而是一次清晰的價值觀表達。在她看來,一個不尊重家庭的行為,不支持
即使曾經為她提供過幫助。
諾亞作為優秀的資本家,他本能地評估合作價值。鬱家在紐約的影響力有限,他們的合作更多是基於短期利益的交換。更何況,他對鬱從文本人也毫無好感。
更彆說在華人圈乃至亞裔圈,有頭有臉的掌權人,隻來了兩位,表麵風光,實際上處境尷尬且危險的。
鬱從文的新婚妻子,白美蓮,笑著笑著都要哭了。
鬱從文那兩任妻子,不是表情複雜,都這個歲數了,還有孩子根本就不可能真的離開。
不過是把正妻的位置讓給了這位,白美蓮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