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瑾初出嫁時,外祖母給她的添妝中有兩個方子。
一個可以開茶飲鋪子,售賣冷熱茶飲和果飲。
一個可以開糕餅鋪子,有她最喜歡吃的喜祥齋點心,還有她以往在鄭家吃過的麵包、蛋撻和蛋糕……
這兩個鋪子售賣的大多商品,都是她隻在鄭家吃過,外麵沒有售賣過的東西。
外祖母說,身懷寶藏總會遇到餓狼,如今鄭家變強,她才把一些東西拿出來現於人前。
顧瑾初有的時候會想,外祖母是不是也和她一樣,身上發生過不可思議的境遇。
不然她怎麼會知道那麼多彆人不知道的事情,懂得那麼多彆人沒有接觸過的知識。
蔣老夫人懷中抱著銅鏨花瓜棱手爐,靠在身後的車廂上,笑眯眯的全然不見剛剛的強勢模樣。
開口說:“那感情好,周老夫人不止一次和我說過,周侯出去的時候總是給她帶些新鮮玩意回來,這下我也有可以和她們炫耀的了。”
老夫人口中的周侯便是忠勇侯周博延,因著蔣家和周家都在固安,蔣南笙和周博延年歲相當,所以兩家走得也算是近些。
家世顯赫的周博延,是一個狂放不羈,自由散漫的人。反觀蔣南笙則更加內斂,不動聲色一些。
蔣老夫人看著自家幼子婚後的變化,心中對於顧瑾初這個兒媳也是越發地滿意起來。
想起在護國寺時,師傅給自己解的簽文,這一路麵上都是笑眯眯的。
三人很有默契地,沒有再提及剛剛遇到的二皇子。
回到固安定國公府時,還沒有到晚膳時間。
待顧瑾初和蔣南笙稍作洗漱後,次間的晚膳已經擺好,葷素搭配,其中多數菜品還是以清淡為主。
顧瑾初記起在護國寺時,蔣南笙曾拿著一串珠串,可現在卻並未見他戴在腕上,便隨口問了句。
蔣南笙正在給她夾菜,聽聞抬起頭,開口說道:“是一位高壽老僧人,說是同我有緣分,臨分彆之時送與我的。”
夕陽西下,如血殘陽透過窗扇,將一束束光線潑灑在蔣南笙那輪廓分明的側臉上,更加顯得他鼻梁高挺、五官深邃。
顧瑾初深知蔣南笙相貌出眾,但此時卻感受到一種內斂的鋒芒感。
這種感覺在上一世婚後數年才逐漸顯現出來。難道是因為他提前進入大理寺,人生軌跡發生變化而造成的。
想起今日見到二皇子時的情景,顧瑾初不禁微微蹙眉。是不是未免巧合些,或者是她過於多思多慮了。
“等用過晚膳之後,珠串給白芷看看吧。”
她拿起盤中的白灼蝦,剝掉外麵那層蝦殼後,將蝦肉放入蔣南笙身前的盤子裡。
他們都喜歡吃海鮮,這還是顧瑾初在上一世發現的。
蔣南笙迎上她投來的目光,嘴角揚起一抹淺笑,輕聲回應道:“好。”
顧瑾初敏銳地捕捉到他語氣中的輕快愉悅,似乎心情很好的樣子。
不由得讓她覺得是自己多慮了。
畢竟蔣家五爺身邊有那麼多護衛和謀士,又怎會讓自己輕易陷入險境呢?
吃過了晚膳,蔣南笙說珠串在外院竹裡閣,看著他邁出門去顧瑾初並未多想,來到西側間的書房。
明日她陪嫁的管事們過來回話,她要把交代給他們的東西整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