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嗎?”係主任眼神閃了閃。
他,已經五十三歲了。
這輩子都在為教育事業嘔心瀝血。
歲月的流逝,在他臉上留下深刻的印記,但他的目光依舊炯炯有神。
經曆了十年文革的動蕩,係主任眼睜睜看著學校的生源發生變化,不再是通過選拔考試錄取學生,而是由群眾推舉工農兵學生。
這些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及學習能力,實在令人堪憂。
於是,教學質量每況愈下,一屆不如一屆。
現在,政策調整後,高考得以恢複。
他終於看到了一絲曙光,錄取了一批質量稍高的學生。
然而,讓他著實沒想到的是,僅開學一兩周,竟就發生群眾舉報學生的醜聞。
這絕不是他想看見的。
係主任為人正直,眼裡容不得一粒沙子,正是這個時代人們所特有的性格。
對於品行不端、道德敗壞之人,他絕不姑息。
與此同時,他也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
即使犯了錯,隻要能及時認錯並改正,他也願意給予對方一個機會。
畢竟,每個人都可能會犯錯,關鍵在於是否能夠認識到錯誤並加以改正。
李嬌嬌用力地點頭,眼中流露出真誠以及渴望被信任的目光。
她沒說謊。
王健早不來晚不來,偏偏突然冒出來,責令她還錢。
他都跟王奶奶斷絕關係了。
“你以前認識他嗎?”係主任指向低著頭,沉默不語的王健。
“不認識。”李嬌嬌連忙搖頭否認。
她確實不算認識。
係主任眉頭微微皺起,心中起了疑心。
按王健的說法,李嬌嬌不認識王健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但係主任並沒有立刻表態。
王健心中暗喜。
係主任維護學生,他知曉,也理解。
可對真相產生的懷疑,一點點侵蝕大腦,日後容不得他不相信。
既然踏出這一步,王健自認已做好萬全之策。
在導員查看課表後,便前往教室尋找李嬌嬌。
但為了不影響其他同學上課,他在門口等了十來分鐘。
而在這段時間裡,隻有王健和係主任在辦公室。
王健一頓抱怨,趁機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地說出,其中包括顧偉投機倒把被抓,李嬌嬌向他家尋求幫助一事。
由此,順理成章地引出李嬌嬌借了二百塊錢的事。
不僅如此,王健沒有絲毫隱瞞,還提及李嬌嬌曾救過他兒子的命。
這份恩情,他們家一直銘記在心。
可李嬌嬌不僅挾恩圖報,還得寸進尺!
她先是指望他父親給顧偉分配住房,後來又請求贖顧偉出來。
他們家迫於救命之恩,隻好硬著頭皮一一答應。
但是,事情不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