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構思的這個作品有點類似舞台劇的樣子。
她給今天的宣傳主題設定為勤勞節儉。
這是她很早就提交到婦聯那邊關於文明戶評選的提案。
一共分為五顆星,分彆有勤勞節儉星,孝敬和睦星,誠實友善星,文明禮貌星,上進好學星。
每個星期有一個主題宣傳活動,還會評選出若乾星級家庭,掛牌文明戶的牌匾。
這裡麵除了家庭自評和村民互評的兩票外,其他村乾部各有一票,當然,楊雪和黃春燕也有投票的權利,票數占三分之二的贏得榮譽。
等全部星級家庭評選出來後,再根據每家每戶獲得榮譽的情況評出“五星文明家庭”,掛牌表彰,到縣裡接受表揚和頒獎。
對於這個提案,秦主任大為讚賞,一早就提交到縣革委會去,也很快就得到批複,這才有楊雪和黃春燕接下來的行動。
楊雪構思的劇本就跟這個勤儉節約的主題強掛鉤,講的是有一男一女相親,臨到快結婚時,女方卻反悔,欺負男方老實窩囊,獅子大開口要求要有三轉一響,五百塊彩禮錢才肯嫁,把男方逼得實在沒辦法。
最後婚事黃了,男方娶了另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媳婦,女方卻因為太貪婪而嫁不出去。
魏雲英扮演的就是那個貪婪的女青年,原本在楊雪的設定裡是個標準的女反派,經過她的一番演繹變成被父母親人教唆,最後坑害了自己的可憐人。
楊雪對於魏雲英的改編舉雙手讚成,她原先為了讓村民們容易理解,也為了讓魏雲彩容易演繹,特意把角色寫的臉譜化。
沒辦法,為了儘量往勤儉節約的主題上靠,就得用一個糟糕的人物形象襯托另一個形象的美好。
之所以不寫一個婦女婚後勤儉節約的故事是楊雪的一點小心思。
她可不想因為自己的創作被那些平時就愛欺壓媳婦的惡婆婆拿著雞毛當令箭,繼續道德綁架人。
至於還沒出嫁的女兒家,那是雙向選擇,不滿意對方的條件可以不嫁是不是?!
免得婚前要求一大堆,婆家勉強同意,婚後卻被拿捏住,磋磨著。
主要是經過楊雪的調查研究,這時還沒出嫁的女孩子就跟象牙塔裡長大的學生似的,清澈單純,貪也貪不到哪裡去。
一般會在婚前作妖大都是受了那些想拿女兒換錢的家人洗腦,自己也沒主見就照著做。
如果這錢真能給那些女孩子做私房錢陪嫁過去,楊雪也就不寫這個腳本來諷刺了。
問題是大部分都是錢和物被娘家人拿走,苦果卻隻能她們自己受。
有些狠心的更是實打實地踐行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一古訓,對女兒所受的委屈通通視而不見,隻會讓她們忍著受著。
楊雪看不過去,第一個就想改變這種傳統落後的舊觀念,但她也不能明麵上鼓勵那些受迫害的女孩子站起來反抗這種不疼愛她們的父母。
不說那些女孩子接受不了,就是楊雪也會因為太過離經叛道而被戴上個大逆不道的帽子。
所以隻能循序漸進,在符合公序良俗的基礎上偷偷加一些乾貨,能不能從中學到東西端看每個人的悟性了。
至於那些不僅學不到東西,還理解錯誤的,楊雪就沒辦法了,有道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很明顯,魏雲彩就是理解錯了,她應該是讚同女青年的做法,對男青年最後不選她選了另一個她看不上的人而忿忿不平。
但她又不能直白說出口,隻能以劇本低俗來拒絕演出。
而魏雲英不一樣,她不僅很好領悟了楊雪的意圖,還能通過自己的表演表現出來又不讓人反感。
等到正式演出時,村民們不出所料看得很是投入,等到表演結束,大部分人還沒從中走出來。
大夥琢磨著剛才的演出內容,津津樂道。
當然,大部分人還是站女主的,特彆是那些中年男人和已經做了公公婆婆的,他們就覺得娶妻娶兒媳婦就得要這種勤儉持家的女人才是正理。
而有小部分人,包括知青和某些懂得憐香惜玉的十七八歲小夥子則考慮得多一點,覺得女反派的做法雖然不妥,但情有可原,不能一棍子打死,認為真喜歡她就得幫她脫離家人的魔爪,救她脫離苦海。
未出嫁的小姑娘雖然沒發表自己的意見,但也都認真聽著,有些陷入了深思。
這就是楊雪要達到的效果,隻要能引起談論,不是一麵倒的隻支持一方,辱罵另一方,能夠注入不一樣的思想種子就足夠了。
表演一結束,演員們謝幕後,就輪到楊雪上去講話。
簡單跟他們講一下勤儉節約星的評選標準,接下來幾天的時間會開展自評,他評的活動環節,然後再由評選出來的新星到舞台上來現身說法。
一開始,村民們還以為又是那種高大上,嚴肅無趣,動不動就喊口號的評選活動。
那些喜歡偷溜耍滑,愛耍嘴皮子的都在家練了好幾天口號,就想在評選中大顯身手,奪走榮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