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帝師還是成功了一半,提醒陸天明如何做至尊,他意會到了,但不會改變已有的決定。
張維賢無法再說,既擔憂,也欣慰。
陸天明若全聽他的,也不會走到現在,歎氣一聲,準備離開。
窗外突然傳來一聲稟告,“大將軍,塞外曹鼎蛟將軍急報,近萬真虜寅時隱蔽出關,向延慶而去,斥候沒有驚動他們。”
陸天明起身拿輿圖展開,親衛進來把奏報放下,曹鼎蛟早上發回來的密報,還得繞經昌平。
東虜從潮河口出關,距離曹鼎蛟的大隊百裡轉向西邊。
燕山山脈全是南北走向,溪流密布,根本不像偷襲延慶,而是張家口。
黃台吉是怎麼有膽子到外麵偷襲宣府的?
先彆說張家口附近的防禦,黃台吉憑什麼認定大山裡沒兵?
陸天明思考了一炷香時間,捏捏眉心。
這一招賊啊。
黃台吉試圖用這一萬人摸清塞外布置,以確定明軍的戰略。
一萬本部悍卒,精銳中的精銳,一支銳利的偏師,黃台吉絕不會讓他們犧牲。
若無人攔截這一萬人,那就上當了,他們絕不會原路返回,直接向北,到漠南草原翻雲覆雨,到時出動十萬人都不一定能圍住。
若從東麵或北麵截殺,那就把埋伏的大軍暴露了。
正常且唯一的選擇是宣府防禦的步卒在山裡設陣,把他們逼回來。
可這也太正常了,雙方還是對峙的狀態,又浪費三天時間。
張維賢笑眯眯的看著他,看他一時無法下決定,不由開口道,“天明啊,天下難能事事如意,不影響最終結局,凡事都能接受。”
陸天明看他一眼,歎氣一聲,“是可以接受,但不想無意義的耗時間。”
“怎麼能是無意義的消耗呢,你在麵對十五萬大軍,十萬騎軍,俺答汗當初也不過如此,大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逼退。
你現在卻要消滅八成以上東虜,勝利難得,所以才寶貴,你若快速勝利,百姓該期待你火速滅虜,火速滅賊,他們總是難以滿足,一體兩麵的事情,這個過程必須有。
處理糾葛唯一的辦法就是耐心,在老夫看來,這場戰事最好打到三月,還有一個月時間呢,三五天的試探時間很寬鬆,一直試探損耗的是東虜。”
陸天明點點頭,“有理,晚輩還是急了。”
回頭大叫一聲,“命令,曹鼎蛟、馬世龍不得暴露,留守宣大的麻英帶龍山營、巴圖帶歸化營出戰。
待東虜進入宣府地界,臨機決斷,不得讓虜兵進入商道,至少留下一半虜兵,把他們逼回來,黃台吉既然想看宣府後備兵力,那就讓他們看看。
再令,剿匪監督欽差孔貞運立刻回朝任左都禦史;張宗衡任戰事總參讚,坐鎮廣渠門收集彙總消息;馬士英充任南線監督官,到宋裕本軍中;大理寺卿唐齋山任北線監督官,到北郊中軍;兵部尚書張鳳翼為輜重總協理,到西郊監督武勳,保護大軍運輸。
三令,以軍政總督令,訓斥首輔督師溫體仁不務正業,怯戰畏縮,不知具體軍情,責令戴罪立功,若再躊躇,定斬不饒。
四令,軍情查探之事由曹文詔總領,孔有德向北運動,堵死順義到皇陵的通道,親衛營馬上集合,護佑太子及詹事府屬官南巡永清,攜帶千匹棉布,十萬兩白銀,順天巡撫孫傳庭負責獎勵有功之士。
五令,調山西布政使韓智文巡撫保定,山西巡撫孫穀晉封都禦史、轉巡山東,山西按察使史可法晉升山西巡撫;太行商號大掌櫃馮銓起複,任吏部尚書;大同總管於時煌入京,晉升戶部尚書,接令即刻啟程。
六令,罷免河套總管張世菁、河曲總管楊彩兒、總號賬房李開夏;平陽掌櫃崔勤伍任太行大總管,太原掌櫃張輦任河套、河曲總管;宣府總管郭聚財為宣大總管;錦衣僉事董成虎晉封龍虎將軍,鎮守中都;僉事秦大成晉封指揮使,巡視山東,錦衣千戶陳繼業晉封指揮同知,進駐保定,以上所有人,一月內調整完畢。
七令,陝西總督陳奇瑜晉封左都禦史兼戶部尚書,河套學政李騰芳晉升都禦史兼吏部尚書,忠勇商號抽調三千人護衛,巡視陝西及西北四鎮,立刻施行新政,官田分戶、調查私田,各府縣成立商號,限期三月。
八令,大戰期間京城內奸不斷,錦衣都督駱養性玩忽職守,杖責十,戴罪立功,限期十日,查清京城內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