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
按照五日一小朝,十日一大朝的規矩。
今日仁智殿坐的人不少,主事以上都來了。
主位公桌上厚厚的條陳,讓每個人充滿期待。
“拜見上位!”
陸天明從外麵進門,把忐忑等待的朝臣嚇了一跳,慌忙見禮。
陸天明點點頭,一邊揉眼一邊落座,好似通宵達旦研究條陳。
“諸位大人請坐,這幾天陸某看了大家的條陳,怎麼說呢,感慨頗多,收獲很多,諸位不愧是聖人門徒,大明柱國。”
陸天明從不誇人,突然這麼說,眾人還不好意思,齊齊躬身,“上位謬讚,下官惶恐。”
“哪裡是謬讚,陸某自己設想了很多條陳,與諸位的一對比,好像有點短視,拿不出手,陸某應該與諸位學習。
比如首輔說,遇事內閣應該與六部先商議初步結果,不能在朝會上打嘴炮,此言直擊朝政弊端啊,朝事艱難,就是空耗精力過多。
閣臣何大人說,禮部應該有專職的教化巡使,監督各地學政,大善之言,這才是真心為百姓考慮。
戶部有稅兵,都察院有法兵,刑部有治安兵,尚書於時煌、都禦史孔貞運、大司寇馮英重點都在強調士卒如何執法,強調律法慎重,這是謀國之言。
閣臣王應熊,吏部、禮部、工部、兵部,都提到了下臣選擇標準,任何人不能隨便調動,人事混亂就是國策混亂。
議政部的清流詳細列舉如何監督,何事監督,他們這不是為了自己監督,完全是在幫助大家履職。
總之。
一個字,好。
兩個字,詳儘。
陸某在諸位的條陳中,看到了謙謙君子的報國熱忱,看到了能臣敢於承擔國事的勇氣。陸某代表大明百姓,感謝諸位。”
陸天明越說越客氣,突然站起來鞠躬,把朝臣嚇得匍匐,連道不敢。
“不要這麼謙虛,坐坐坐!”
他眾人搞不會了,就算你想用人,不找個人立威?
陸天明不管他們,笑著落座,“不瞞諸位,陸某把條陳都抄錄下來了,還得向諸位學習。”
啊?!
眾人對視一眼,啥情況?
“哦,對了…”
陸天明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眾人內心齊齊籲氣,這才對嘛,還是要立威。
接下來說的完全與他們想的不一樣。
“首輔溫體仁還有一個條陳,陸某深以為然,在這裡與眾人說說,那就是條陳不能立刻執行,得送到議政部,由諸位大儒君子過目,代陸某複審,代陸某行權。
議政複審期間,條陳所涉之人可以到衙門辯論,就在原先的左右兩個都督府,理不辯不明,隻要議政通過,陸某立刻用印執行。
當然,時間不能太久,還是五天吧,諸位覺得怎麼樣?”
眾人看向溫體仁,滿臉讚歎,老溫你牛逼啊,敢從這位手裡直接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