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眼裡,吳宗達這是犯懶。
但他又沒人手,強忍心中急躁,對曹化淳和王德化道,
“曹大伴,王大伴,帶人去良鄉找找王承恩和新樂侯,陸天明雖然千刀萬剮,但他不會隨便殺人。朕在十王府等消息,天黑再回宮。”
兩人躬身離開,這時候崇禎又冷哼一聲,“吳卿家,這是兩條軟骨頭狗,朕既然可以出宮,大概也是個釣餌吧?”
“陛下聖明!”
“聽聞朝臣這幾天很熱鬨,大明忠臣何在?”
幾人齊齊躬身,“臣在!”
吳宗達接著正氣凜然大吼,“大明忠烈萬萬,忠義之士烈烈,宵小猖狂不過一瞬,陛下稍等幾日。”
崇禎臉頰一跳,顯然很生氣,這廢話聽多了,此刻更加惡心,可他依舊沒有彆的辦法,調息強忍心中怒火,
“說來聽聽,你們準備怎麼做?”
“回陛下,陸天明狂妄分府,處處是破綻,十王府隔壁就有蠻夷公主。”
“綁架女人?有用嗎?”
“多管齊下,同時動手,隻要有一處成功,陸天明就會投鼠忌器。”
“聽起來舍本逐末。”
“陛下有所不知,會有忠義之士先刺殺陸天明,大概…不會成功,之後同時發動攻擊府邸,再刺殺,再發動,三刺殺,若未成功,再來,如此反複,陸天明絕對想不到最後動手的人,是他…身邊人。”
崇禎眉頭一皺,“太複雜了,誰?”
“回陛下,必須複雜,如此反複才能讓更多人參與,讓更多人舍身報國。”
崇禎這才聽明白裡麵的人性絞殺。
那些搖擺不定的人會被大量牽扯下場,不是刺客也變成了刺客,陸天明殺的越多,刺客越多。
稍微琢磨了一會,崇禎再次問道,“這第一次很重要,就算不能成功,也要造勢,誰來做?”
鞏永固、張道浚、方正化齊齊出列,“臣等願為大明儘忠。”
崇禎不懂這是什麼組合,吳宗達輕咳一聲解釋道,
“陛下,聽說陸天明習慣睡午覺,三位午後入宮,駙馬都尉詐降求見,張指揮使動手,方正化絕殺。
陸天明不知方公公武藝了得,就算他武藝高強,也不可能立刻製服張指揮使,猝不及防之下,定會被方公公擊傷。
此行一為震懾叛逆,二為提振忠義士氣,且張指揮使乃秦夫人親家,毆於慈寧宮,秦夫人和秦翼明會被解職,東西前線大亂,進而讓京城混亂。
之後立刻強攻陸府,劫持家眷逃出京,在京郊吸引陸天明人手,伺機繼續刺殺,若不成,再來一次。
整個計劃一環套一環,至少三次反複刺殺,陸天明也許會死與其中一次,也許不會,但他最終會死,我們通過反複刺殺,一定能消耗大量人手,陛下屆時出麵,赦免朝臣附逆大罪,先穩定京防,以後慢慢收拾他們。”
這計劃聽起來不錯,隻為刺殺,一直刺殺。
大明朝的死活不重要,重要的是陸天明得死,且環環相扣,符合皇帝的想象。
“拿酒來,朕送送三位卿家,大明江山有如此忠義,後輩必定世襲罔替。”
……
午時,陸天明在慈寧宮收到秦良玉的軍情奏報。
東虜很不正常啊,太安靜了,完全在所有人的想象中行軍,不緊不慢向東,五天時間,蠕動了一百多裡,後隊還在古北口外呢。
但他們抵抗又很激烈,黃台吉好似不想把這麼多敗軍帶回遼東,故意在采用耗人頭的打法。
敵暗我明,大軍很被動。
秦良玉用了蠕動這個詞,提醒朝廷注意京畿防禦。
陸天明撓頭想想,覺得問題不大,宣大步騎已經撤回京畿,黃台吉屁股後麵還有秦良玉和曹文詔。
那耗著吧,反正在境外。
奏報放一邊,閉目養神,推演京城和南邊的形勢。
至於皇帝…以後必須把崇禎放到戲台上,警示教育意義十足。
因為陸天明早上就知道今天會發生什麼事。
崇禎太可笑了,這尼瑪都絕境了,還在相信一堆‘搖曳的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