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先沒有周延儒的耐心,會給鄭芝龍總結。
天子在上的穹頂思維下,將軍與官真不一樣。
官的競爭對手是同階層。
將軍的競爭對手是天子,解決君王棘手的問題,才是一個好將軍。
要不說官是治世之臣,將軍是社稷之臣呢。
說起來很簡單,讓鄭芝龍理解卻有點難。
其實這種事陸天明教導才對,他能自封攝政,是因為他思維沒有穹頂,崇禎在他眼裡與胡三春沒區彆。
不會因為崇禎是皇帝,就認為他天性高貴、聰明,也不會因為胡三春是賤民,就認為他天性卑賤、愚鈍。
世界上很難找第二個人如他這樣想,黃台吉、高迎祥、李自成腦子裡都是禦座,時刻在索取權力、驅使百姓,思維比陸天明低一階。
宋裕本、李開先、張世澤,又會當官,又會當將軍,是他們的出身決定的思維層階,不高不低。
他們已經是中樞重臣,不會索求‘向上’,而是渴望‘擴寬’,期望做彪炳史冊的能臣,對標的是史冊,思維在曆史長河中。
在崇禎麾下有‘震主’之嫌,在陸天明的麾下,恰到好處。
陸天明的理想是‘開盛世’,他們的理想是‘為盛世開太平’,良性互動之下,做著做著就實現了。
鄭芝龍呢,一直想當督撫、將軍,或許夢想過伯爵,但他出身太低,到處仰望恭敬,腦子裡桎梏太多,做著做著…越來越低。
哪怕他有三十萬屬下,除了做海盜,對他經營地位沒多大幫助,也沒有抬高他的思維上限,身家多了,做事反而越來越瞻前顧後。
再加上他商人的身份,與所有人做朋友,那就是沒有真朋友,自我束縛在底層規則之內。
單純的力量無法讓他思維越階,隻有認知、信任才可以。
陸天明讓李開先告訴鄭芝龍如何做一個開疆拓土的將軍,李開先的理解是:除了上位,都是狗屎;除了明人,都是垃圾。
有點粗魯,但這就是政治本質,直接示範給鄭芝龍看。
若鄭芝龍是樊噲、許諸之流,隻知愚忠主公,不考慮任何人事,他也不存在現在的問題。
不過,那樣也成就不了鄭一官。
世上的事,一正一反,陸天明想帶更多的人‘跳出去’。
鄭芝龍是資本市場難得榜樣,商場很難再發掘第二個了。
他跳出去,不出幾年就能帶一群跳出去。
何必舍近求遠,費點功夫應該的。
平壤城,道使衙門,李開先在油燈下對著輿圖撓頭費功夫。
其實朝鮮在北麵有一萬士兵,但這些兵馬,與中原執役類同,就是貴族的‘皮鞭’,牧民可以,作戰他們自己都生疏。
平壤的屬官被斬,駐守的五千士兵卻毫無感覺,根本沒有與大軍對峙的心思,朝鮮真正的兵馬全部在拱衛漢城。
得想辦法一鍋端了。
鄭芝龍撇著腿一搖一晃進門,給他放下一碗熱酒,“這酒不錯,你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