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大明,各大勢力都安靜了。
陸天明選擇修內功,好像他們也不敢主動撩撥。
德川義直和林羅山乘坐漕船到通州,一路看到的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田地一片綠油油,大量胥吏在組織農民修水利,太陽下山的時候,不停有人唱民歌,發自內心的快樂。
陸天明離開京城後,送回來一個小政策。
鼓勵人口生育,夫妻婚姻二十年,納妾五年開始統計。
一夫一妻,兩胎為準,一夫一妻一妾,四胎為準。
以此類推,超出後每胎獎勵三十兩。
若少一胎,每年每胎處罰五石糧,少三胎,每年每胎處罰一千兩,累加少五胎,每年每胎處罰五千兩,罰死你狗日的。
因病不育者,必須有縣級官府指定郎中查證,以此免除懲罰。
膽敢隱匿侍妾一人,罰沒資產一半,其中一半獎勵舉報者,若隱匿兩人,直接抄家,管你多有錢。
更狠的還有一句,妻妾可以和離,非繼承資產一半歸妻妾,休妻、逐妾、尋奸、私生,一律視同販賣人口,輕者罰沒一半資產,重者抄家流放千裡。
這政策基本惠及百姓,懲罰針對性很強,就是針對有錢有地位的人。
重拳出擊,抑製納妾行為。
大明朝的惡俗,男人納妾的高峰期並非三十以前,而是四十以後,特彆是那些士紳官老爺,五六十的人了,經常納妾。
書香門第的老頭甚至以納妾為榮,變態的惡俗。
朝臣第一次想反對,可惜陸天明不在,大老爺們沒得吵,他們也不好意思吵,明顯就是針對他們的,乖乖下發了。
陸天明的妻妾都是生育黃金年齡,在京城住的時間一長,自然有人做母親,很多人有意無意往家裡塞女人。
自作孽啊,再收下去,他陸天明到四十歲,每年可能得繳稅幾百萬兩,這政策一出,應該沒人再打後院的主意了。
五月二十,倭國朝貢隊伍入京。
京城的繁華當然驚歎,林羅山卻看到安居樂業下的恐怖力量。
他們被安排在會同館烏蠻驛,就在十王府隔壁,也是陸天明小時候經常呆的地方。
德川義直以為他們被禁足了,哪知禮部屬官給講了一堆注意事項,留下幾個小官‘陪客’,迎接的人就走了,京城竟然可以自由活動。
林羅山製止隨從亂竄,以免失禮。
禮部不著急,他著急,必須先拜見內閣總理,再拜見上位。
那就見吧,屬官懶得帶他們繞行承天門,從東安門直接進入皇城。
裡麵的情況讓他開眼了,皇城全是大員家屬,年輕人來來去去很是自由,東苑此刻反而禁絕了。
直道上立著一個巨大的牌匾,三個金鏟鏟的大字,印鈔局。
直屬於戶部的衙門,負責人就是威遠大將軍的外甥郭石頭,這是個遠離官場,又無比重要的部門,之前的筆貼式一躍成為大明賬房,掌控著財富核心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