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連綿起伏,猶如一條條沉睡的巨龍,靜靜地臥在大地上。
陽光毫無保留傾灑下來,沙礫被烤得滾燙,踩上去腳底都隱隱作痛。
大軍出發半個月了,咬牙跨過戈壁,一路都在荒山大穀行軍。
杭愛山南麓與阿爾泰山東麓雖然偶爾有點植物,但比野獸還稀少,光禿禿的石頭山下,全是千年砂礫,又燙又嗝腳。
不是戈壁,近似戈壁。
夏天在這種環境中行軍要命,陸天明走三天就吃虧了,他自己也中暑,沒辦法,全軍變成夜間行軍,白天躲石頭山陰影裡睡覺。
水源倒是不缺,每隔幾十裡、百裡,山中就有一個地下水湖泊,如同寶石似得,特彆漂亮。
就算是外行,也能看出這些湖泊在急劇消失,因為湖泊的四周全是舊河床印,水下幾千年的石頭外露,一摸掉一層,落到腳下變為砂礫。
陸天明休息的時候,閒著無聊,還在湖泊邊的山石中摳出很多幾萬年前的海洋化石,本以為很稀罕,結果越來越多。
去你娘的,直接扔了。
遊牧民族走這裡幾千年沒有迷路,除了如同一串珍珠似得湖泊指路,大概相隔百裡,就有一座煤山。
煤山如同地標似的,黑漆漆的十分顯眼,遠遠的就能看到。
杭愛山南麓還有如同紅崖子山似的一片褐色山脈,全是鐵礦。
資源豐富到吐啊,就是這地方生存環境太惡劣了,道路建設又極其困難,幾百年後都難開采,撿都撿不回本。
先占了,子孫後代的子孫後代肯定用得著。
行軍半個月,終於抵達一個超級大湖,南北二百裡,東西八十裡。
蒙古人稱呼為黑湖,因為附近的山脈是黑褐色,倒映在湖中特彆顯眼。
這地方處於東西三百裡寬的巨大河穀中央,兩條山脈之中,一條季節性大河南北貫穿。
向西跨過一個關口,二百裡外就是科布多。
東南方向入山三百裡,是喀爾喀本部西邊駐守的部落,那地方有個更響亮的名字,烏裡雅蘇台。
正北方向還有一個更大的湖泊,烏布蘇湖。
大自然真是神奇,方圓千裡有亞歐大陸最多的湖泊,但方圓千裡植物稀少,隻有河床裡有苔蘚。
飛禽走獸多到恐怖,在大軍頭頂不停飛舞。
湖泊邊的腳印無數,狼、狐狸、雪豹、猞猁、海豹、臭鼬、野豬、麝、麋、獐、盤羊、羬羊。天空中黑鸛、琵鷺、天鵝、鶚和白尾巴鷹,無邊無際。
抓是抓不住的,過於空曠,遠遠的就跑了,四周又是連綿不絕的石頭山,動物在其中旋轉、跳躍。
人類除了欣賞,無能為力。
陸天明此刻好不容易爬上一座石頭山,頂著烈日環視一圈,空氣都被熱浪曬變形了。
士兵遊泳嬉戲,戰馬都躲在陰影裡不想動,隻有駱駝在湖邊喝水舔苔蘚,偶爾仰脖子吼一聲,嘲諷戰馬不禁跑。
極目遠眺,天地一體,天空都被湖水染成了綠黃,東西兩側隻有單調的黃在無限延伸。
陸天明不知道此刻的溫度,隻記得地理課上一句話,全年氣溫正負相差一百度。
商號和蒙古人的記錄很簡單,夏炙肉、冬失耳。
這可不是形容詞,大軍就在湖邊石板上烤肉,連柴火都不需要,冬天在這裡出門回來就沒耳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