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改革的重點不是議政,而是保障富戶的安全,看似公開財富,實則公開權力。權力被放到陽光下,被臣民共同監督,守法之人自然獲得安全。
跳過這個步驟,任何改革都是空談,一朝又一朝,永遠在漩渦裡打轉。”
周延儒話音一落,張之極接著說道,
“財富回流的本質是權力回流。當今天下,百姓向士紳負責,士紳向官府負責,官府向君王負責,君王向虛無的天道負責。
而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官府與士紳是同一類人,君權相權、統權治權,無論如何博弈,消耗的都是底層,百姓成為一切苦難的承擔者。
若讓世間清醒,必須遭受大苦難,喚醒人世良德,當前形勢顯然不夠,那就放縱他們,讓他們在絕路上快速狂奔,跳崖而亡。”
張維賢微笑點頭聽完,看向鄭芝龍,後者連忙道,“權力向稅賦承擔者負責,上位說過這樣的話,但晚輩依舊沒聽懂如何執行。”
張維賢搖搖頭,“你沒聽全,權力最終是向所有人負責,如此才是權力回流,但一口吃不成胖子,口號可以喊,實際卻不能這樣做,也根本做不到。
百姓未全麵開智,根本汲取不到力量,天明汲取的力量來自他散布的恩惠,並非百姓自發支持,天下根本沒有即刻實現改革終極目標的條件。
天明的架構實質,的確是權力向稅賦承擔者負責、向為公利奉獻者負責,這是一個必須的過渡,需要很長時間,甚至幾百年。
也就是說,保障納稅者、奉獻者的權益,才是他的改革。人人如龍是個理想,讓所有人權益一樣,是一句官場必須喊的口號。
納稅一兩的人,不可能與納稅萬兩的人地位相同。
沒有為大眾做出任何奉獻的人,不可能與奉獻生命的人地位相等。
這是人活在現實世界必須麵對的實際情況,再過一萬年也不會變,若真的人人地位一樣,那人人都會犯懶,再不會有人積極做事,再不會有人奉獻,國家瞬間崩亡,人類瞬間回到茹毛飲血。”
鄭芝龍刹那懂了,立刻接茬問道,“所以上位在實現短期改革目標的同時,要告訴世人,真正的權力回流是什麼樣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沒錯,改革就像九邊長城一樣,一代人隻能做一點,長城最終是為了給大明砌築完整的防線,有明確目標。改革同樣如此,不能因‘一城一關’而止,必須設定五年、十年、百年的目標,才能持續改革,若故步自封,世人看不到希望,依舊就會房倒屋塌,王朝交替。”
鄭芝龍深吸一口氣,“晚輩看來需要做點事。”
張維賢點點頭,“這些話我們心平氣和說起來,大多數人都能聽懂,但現實世界每個人的所見所聞不同,智慧不同,立場不同,導致選擇不同。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到底有多少人接受,永遠是個未知。
口號人人會喊,能做到的人還未出現,天明也做不到,但他會告訴百姓做不到的原因,這才是真正的愛國者,而不是哄騙百姓。
我們所做的事情,都在給後人攢經驗。天明在給改革樹立一個鏡子,給史冊找一個反麵教訓,隻有江浙有資格,並非他們富裕,而是他們聰慧。
就像黃宗羲一樣,他的道理絕對超越三綱五常的治國理念,但他依舊在君權神授的認知內打轉,權力和財富無法回流的架構,聽起來越完善,造成的破壞越恐怖,鄉紳治鄉真正執行起來,會瞬間把百姓榨乾。
這就是我們現在做的事,讓他們相信自己,讓百姓相信他們,然後給他們時間,眼看著他們崩潰,如此才能讓天下人思考,證明北方的改革更合理,持久推行下去。”
鄭芝龍立刻拱手,“原來晚輩還得與江浙大族做朋友。”
“沒錯,天明留下你的原因,與留下玉繩的原因一樣,他並非為了銀子,而是留一個渠道,我們不是要殺死他們,而是要撐死他們。”
喜歡錦衣黑明請大家收藏:()錦衣黑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