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南征,陸天明照例沒給張世澤說過什麼具體戰略戰術,連補給計劃都沒有。
一切由張世澤自由發揮。
清化扼守南北,馬江平原如同袖珍版紅河平原,這裡是明初張輔經營的重要城寨。
如今已成為省府,駐軍未知,人口未知,防禦未知。
張世澤中軍抵達的時候,清化已經在大軍控製之下。
炮艦從馬江口直接衝到清化城下,轟隆隆幾炮,已無抵抗秩序可言,曹鼎蛟帶五千人上岸,排著隊進入城內,把兩萬多人剁掉拇指,中軍開始上岸。
張世澤沒有騎軍,北方騎軍不適合在這裡大規模戰鬥,所以陸天明才會調撥西域的私兵,作為大軍的偏師附屬,保證營地間的聯絡。
張宗衡作為雲貴川總督,一直在廉州府,但他是在與黔國公聯係,準備建立地方議政,與戰事無關,私兵交給張世澤,他就去雲南了。
黔國公的諸多想法,在陸天明文武雙重壓力下,都沒什麼用。
西南並非靠嘴巴統治。
土司聽話,就是議政。
不聽話,那就直接說拜拜。
陸天明在舟山的時候,秦良玉帶著兩萬白杆兵、兩萬精銳兵卒、五千火器兵、兩萬西域騎軍,輕鬆打通西南。
到現在半年了,秦良玉輕鬆犁了兩個來回,讓大軍兩千人一隊分開,沿著官道在大山中不停巡視。
秦良玉本人的威信在西南就是十萬兵,且陸天明並未‘造反’,黔國公麵對這種攻勢毫無能力,被當地官府直接給架成議政,就坡下驢,看看形勢再說。
加上京城給西南官員補發高額俸祿,剝奪土司田產分戶,西南的土司瞬間垮了。
就算有小股匪,也不夠巡視的大軍收拾。
畢竟當下西南人口稀少,抱著觀望的心思,一邊觀一邊望,也就歸治了。
所以,張世澤不是沒有偏師,是沒必要動用。
秦良玉隨時可以從廣東方向靠近,黔國公隨時可以從雲南方向壓迫。
若二十萬大軍還需要彆人支援,張世澤該向張輔自刎謝罪。
夕陽西下,張世澤在清化城了望四周,沒看到什麼人,倒是感覺有點悶熱。
城外的大軍正在設立防線,城內放下兩萬百姓,歡天喜地分房子,庫倉有糧食,外麵的田地還有長勢喜人的稻穀。
戰事毫無意外,張世澤摸摸眉心,就看升龍城如何選擇了。
曹鼎蛟在設警,主持外圍防禦,宋子帥安排城防,來到城牆,看看洶湧的馬江,對張世澤道,“剛四月就這麼熱,難怪這地方不愁吃喝,庫房的糧食足夠十萬人吃兩個月,外麵的糧食又能收了。”
張世澤回頭看著他,“離京前表叔有沒有留話?”
“有啊。”
“說來聽聽!”
“有利的事絕對正義。”
張世澤一愣,哈哈大笑,摟著宋子帥的肩膀,指一指外麵一望無際的稻田問道,“表弟看到了什麼?”
宋子帥一頭霧水,“看到什麼?土地肥沃?”
“那你說,上位到這裡會做什麼?”
“分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