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午門的時候,一個導遊正在給自己帶隊的遊客講解午門的門釘。
“這扇門的門釘是橫九、豎九,總共81顆,門釘的數量是身份等級的體現。“九”是極陽之數,也是最大的數字,所以被視為“天子之數”,象征帝王的至高權威。隻有皇家宮殿的正門才能使用“九橫九縱”的門釘規格,其他貴族或官員的府邸,門釘數量需按等級遞減,如親王用七九、郡王用五九……”
李承乾倒背著雙手,在那裡蹭講解。
聽完之後直咧嘴,“嘖嘖嘖!這也太過分講究了!”
江南這才想起來太極宮的門釘並不是這樣的,“大唐沒有這種禮製嗎?”
李承乾搖搖頭,“沒有!門釘就是門釘,沒有這麼多講究。”
“如果那個導遊不說的話,我還真沒看出來有什麼特彆的。”李恪說道。
李麗質點點頭,“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禮製和文化,就像我們也一樣。”
“是!”李承乾指指前麵,“往前走吧!兕子她們都跑遠了。”
過了午門,那位導遊腰間的小喇叭再次響起。
“這裡呢就是內金水河!河上麵5座橋,分彆代表儒家的五德,仁義禮智信,在古代,隻要進了午門,什麼樣的身份走哪座橋都是有規定的,中間那座橋隻能是皇帝和皇後才能走……”
“走走走!咱們必須走中間。”江南笑道。
過了金水橋就是太和門,旁邊不時有遊客驚呼,“這裡真大啊!”
小公主搖搖頭,跑過來跟江南說道:“哥哥!這裡比太極殿前麵小多啦!”
江南把手指放在嘴邊“噓”了一聲,“小聲點!不要讓人家聽到。”
“嗯呐!”小公主點點頭。
太和門前麵有一對獅子雕塑,江南指了指,問三個小公主和李治。
“你們知不知道這一對獅子,哪個是公的哪個是母的?”
城陽公主,高陽公主和李治跑過來跑過去看了好幾趟,一頓亂猜,正確率50。
也隻能是50,因為隻有兩種可能,不是公就是母。
小公主相當淡定,指著西邊的獅子說道:“這個是公的,那邊是母的。”
江南笑道:“你不能瞎猜,得說出來判斷依據。”
小公主舉了舉手,“男左女右嘛!左邊是男的,右邊是女的。”
“哈哈哈…你懂的還不少,還知道男左女右。”
“嗯呐!”小公主自信的點點頭。
“如果你要轉過身來的話,豈不是又反過來了?”江南笑道。
小公主大眼睛看著江南想了想,覺得哥哥說的也有道理,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嘻嘻!我也不知道。”
石獅子對李承乾、李麗質幾個人和小公主們來說並不陌生,太極宮的承天門就有石獅雕塑。
初唐時期,石獅雕塑大多用於帝陵神道。
不過大唐的石獅雕塑與明清時期的大有不同。
首先是造型上,唐朝石獅雕塑以寫實為主,強調力量感與動態美,通常高大雄偉,四肢粗壯,總體來說簡潔大氣,細節處理相對樸素。
而太和殿門口的這種銅獅造型看起來就要溫順一些,姿態端正,裝飾性比較強。
除了身上有精美的瓔珞、鈴鐺、綬帶之外,雄獅腳踩繡球,雌獅腳戲幼獅,不過擺放形式依然沿用了唐朝開創的左雄右雌的方式。
從這一點上講,小公主的理論是正確的,隻是方向弄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