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就是均田製還能起到穩定軍心,維持府兵製度存續的作用。
獲得土地意味著府兵擁有了“恒產”,他們可以通過耕種土地養家糊口,甚至積累財富。
這使得府兵服役具有了明確的利益回報。
保衛國家的同時,也是在保衛自己的土地和家庭。
這種“兵農合一”的模式,保證了府兵的積極性和穩定性,是府兵製能夠長期運行的關鍵。
反之,一旦均田製因土地兼並等問題被破壞,府兵失去土地、經濟破產,便無力自備裝備、也無心服役,府兵製的根基就會動搖。
到時候無兵可征、無糧可備,朝廷隻能轉而依賴募兵製,雇傭軍人,由國家發餉。
募兵製極度依賴國家財政,沉重的財政負擔極易拖垮國家經濟。
最主要的是,募兵製還有一個最大缺陷是容易造成“兵為將有”,威脅中央集權的問題。
職業士兵長期跟隨固定將領訓練、作戰,容易與將領形成緊密的人身依附關係,而非對中央王朝的絕對忠誠。
將領掌握士兵的招募、餉銀發放和軍事指揮權,逐漸成為軍隊的實際控製者,形成“藩鎮割據”或“軍閥勢力”。
這種情況會嚴重削弱中央對軍隊的掌控,甚至引發將領叛亂。
大唐後來的安史之亂,最重要背景之一就是募兵製下藩鎮將領手握重兵、尾大不掉。
李世民看著麵前的茶杯半天沒有說話,直到江建國掏出煙來指了指外麵,
“出去抽一根?”
李世民擺了擺手,端起麵前的茶杯喝了一口,正在深思熟慮。
張阿難俯身說道:“陛下!用不用再發一道詔令,嚴禁買賣土地!”
李世民搖了搖頭,“根本問題不解決,發再多的詔令也沒有用,不過一紙空文而已!”
張阿難點點頭,不再說話。
“其實這個根本問題就是因病致窮!哪朝哪代都一樣!”江建國喝了口水,又拿出了當年在老家的時候跟一群老頭侃大山的狀態。
這句話倒是給李世民提了醒,問道:“那邊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
以前整天看新聞的江建國這回可有話說了,從基本醫保作為主體保障,到大病保險承擔減負功能等等,侃侃而談!說的口乾舌燥。
兩壺水一會就喝乾了!
李世民倒是聽的津津有味,心裡盤算著有沒有可以學習和借鑒的方法。
江南也多少有了一些主意。
“二叔!以我對大唐的了解,老百姓看病確實是個問題,長安城還好一點,鄉村裡麵主要依賴遊方郎中和本地土醫,也有采藥人兼行醫術的,但大多數人治病還是依靠民間偏方或者巫醫之類的,醫療資源太過匱乏!這是小病形成大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說有小病能早發現,早治療,也不至於造成大病致貧!”
“所以呢?”李世民很感興趣,等著江南說下去。
“所以我們也可以像後世那樣,在每個鄉村都設置醫館,或者說診所!讓老百姓有病能及時得以治療!這一點就很重要!”
江南還沒有說完,李世民就提出了疑問。
“在每個鄉村設置醫館倒是很簡單,關鍵是醫生從哪裡來?”
“前期的時候我們可以把遊方的郎中和當地土醫收編,把他們就近分配到官方設置的醫館裡工作,他們有了固定的行醫場所,老百姓也有了固定看病的地方,自願招募,一舉兩得!”
江南停頓了一下,接著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