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周老師要搞火星移民?四合一,求追讀!!!)
第130章周老師要搞火星移民?四合一,求追讀!!!)
回到了實驗室之後。
周越簡單的翻看了一下十二個項目。
也就沒有多管了。
三個舍友找他,他也很快過來。
“越哥,你跑哪去了,我們在這還找你呢。”
“我出去濟省了。”
“那怎麼不帶我們?”幾人驚呼。
“是啊,學長出去玩怎麼不帶著我們,我們可以給你端茶倒水的。”
“你們不是不喜歡旅遊嗎?”
“不花自己的錢,肯定是喜歡的啊!”
周越,“.”
合著他們是怕花錢啊。
不過自己給他們發那麼多錢,怎麼就連出個門都要來坑他。
想不通。
不過也可能是單純的不想花自己的錢吧。
“行了,下次帶你們去。”周越笑著。
“找我什麼事?”
“越哥什麼時候給我們分配項目,我們在這邊逛了兩天了。”
“明天吧,明天你們跟董陽走,讓他給你們分配。”
周越想了一下,待著還不好麼?
這幾個人,怎麼總是想著跑呢。
拉著董陽,幾人一同吃了個晚飯。
第二天。
周越就走進了設計研究所內。
柳教授看了過來之後,也是微微驚奇,“周老師,你現在就開始設計麼。”
“對啊。”
“小董呢?”
“他過一會兒過來。”周越笑著。
“好吧,周老師有什麼需要直接跟我講。”
“嗯,那柳教授先忙吧,我先過去了。”
“好。”
周越走到辦公室內。
電腦剛開機,董陽就走了進來。
熟稔的倒了一杯熱水,放在周越的旁邊。
“周老師,我來跟你學習。”
“好啊,那你在旁邊看著吧,待會兒我們研究一下怎麼搞。”
“嗯嗯嗯。”董陽不住的點頭欣喜,搬了個椅子坐在了一旁。
周越沒有多管,隻是笑了笑。
他隨手亂糟糟的畫了幾個粗糙的線條。
“哪一個好一點。”周越把這些線條拿給董陽看。
“這個吧。”董陽能夠看懂。
這些線條應該就是建築的外輪廓。
他選擇了一個外輪廓是曲線的。
事實上,這些線條的輪廓都差不多,隻是周越讓他選擇哪一個更好一點。
“嗯,我打算設計兩個展演廳,一大一小,大的用來演奏歌劇交響樂之類的,小的廳就多功能化,做一些舒緩的音樂種類。”
周越選定了董陽指出來的一個。
兩個演奏廳。
緊接著,這些胡亂的線條周越將其放大。
並且,用更多的線條製作的更加完善。
整個建築,幾乎都是用曲線來打造。
如同流水一般的設計。
周越一邊設計,一邊給他講解著。
“其實建築設計的思路也很簡單,就是要把這個建築和周邊的環境相合。”
“你看周邊有著潺潺的河水以及一些島嶼。”
“臨近濟陽河,所以我打算在這岸邊設計兩個挺拔的雪峰,就像春天冰雪剛剛開始融化,剩下的一片銀白。”
“流水,冰雪,岩石,這一切都是流動的,你此前也看到我的那張畫了,在這其中添加一抹白色,應當是非常亮眼的。”
董陽微微點頭。
他也覺得周越說的很對,而且在這裡麵添加一抹白色,應當正是高英傑說的給畫增添一縷生機。
他不僅僅是在做這一個設計的設計,而是要把整個畫麵都思考進去,讓人從遠處看,或者從很多角度去發掘,都能夠感受到其中的美感。
這或許就是繪畫中的空間感吧。
高英傑給他說了那麼多,他也記住了其中的關鍵詞。
畢竟周老師不僅是個建築設計師,還是一個繪畫上麵的天才。
對於這種空間感和畫麵感,捕捉的更為濃烈。
在這河岸旁邊,放置一個不化的雪山,隻是想想都覺得有些絕美在其中的。
等到周越一筆一筆的勾描,用鼠標把整個建築的外輪廓都繪畫出來之後。
董陽這才意識到。
周老師真的是一個天才設計師啊!
這種流動的曲線仿若鮮活一樣!
那種美感幾乎是直衝視覺的!
“外圍用白色的鋁板構成,打造出這種光滑的曲麵來,上麵會有一些起伏的顆粒,給建築一些呼吸感。”
“在建築的兩側,我們會建立坡道,讓人可以直接從坡道走到建築的頂端,能夠直接的和這個建築對話。”
“上方用玻璃幕牆構成棱錐的麵層,這樣就讓自然光直射下來,溝通室內和室外,讓室內和室外的空間感沒有那麼大的落差。”
“就是即便是在建築內部,也能夠感受到外部的空間,人是介於空間內部和外部的橋梁,把這兩個空間的阻隔感,大幅度的削弱,以至於到幾乎看不見的地步。”
董陽聽懂了,就是說人在室內,也能夠達到和室外幾乎一樣的效果,用自然光,用近乎透明的玻璃幕牆。
“那這樣的話,室內和室外幾乎沒有什麼區彆,太陽光會直射下來,如果室內正在演出呢?”董陽覺得有些好奇。
如果陽光直射在人的臉上,那,畫麵太美。
哪有心情去看演出了。
“那是後麵要說的事情,現在想的是輪廓。”周越笑著開口。
“現在建築的外觀基本上已經可以確定,大抵上就是這樣的。”周越道,“不過還有一點。”
“就是要甲方滿意才行啊。”周越笑著開口。
“如果那邊不滿意,我們接著再改唄。”
董陽看了一眼時間。
不知不覺之間,居然已經過去了三個小時。
三個小時的時間,他們才把建築的外輪廓搞定,但是,董陽看著這個建築的外觀,也就是周老師能夠在三個小時之內搞定吧。
如果換做其他人。
想都不要想。
他就感覺周老師的思路就像是渾然天成的一樣,就像是從畫裡把這個建築抽取出來,那種立體感以及空間感,都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夠複刻的。
而且用鼠標畫這些曲線的時候,沒有絲毫的阻滯。
這是一張三維的建築圖。
成品幾乎已經有了。
“好,那就這樣,待會兒你拿著我的畫,以及,這個電子版的三維模型,去遞交給曹教授,如果可以的話就上交甲方。”
“先把建築的外輪廓和設計思路簡單的確定一下,後麵的事情再說。”
“好!”董陽重重的點頭。
曹楷看著董陽走進來。
也是頗為的意外,他還以為董陽要晚上才來找他們的,“怎麼,你不是跟周老師去學設計了麼,怎麼樣,學到什麼真東西沒有?”
董陽也是笑道,“學到了,周老師設計了個模型出來,讓我交給您看看。”
哦?
曹楷頗為意外的開口,“設計好了?”
這麼快?
這不是才幾天時間麼。
而且,據他所知,他們兩個昨天出去玩了?
跑去看現場了,並沒有直接設計。
一個上午設計好了?
如果是彆人的話,他覺得過於驚人,這樣的設計,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都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是周老師的話
多麼驚人似乎都可以接受了。
“還沒,隻是一個外觀設計,周老師說,甲方能接受這個外觀之後,再進一步的設計,若是接受不了的話,那就隻能是重新設計了。”
“嗯。”曹楷點頭。
他們這邊此前競標的時候,確實是拿過一個設計稿,但,那個稿子隻是為了中標而已,現在又請周越重新設計,確實是需要新的稿件。
正規的流程還是要走的。
“什麼外觀,給我看看吧。”
董陽緩緩的展開一張畫。
曹楷,“.”
“你給我看畫乾嘛?我要電子版的圖。”
“電子版的,周老師已經是發到您的郵箱裡了,周老師讓我把這張圖拿給您看一下。”
此刻,畫已經完全的展開了。
整個畫麵上,幾乎第一眼就能夠看到那個銀白的建築。
在畫裡,似乎占據了天地的中心一般。
儘管是在畫麵偏左的地方,卻也能夠很快就吸引人的注目。
曹教授看了一眼董陽之後,才方才把畫接了過來,放在了辦公桌上。
“畫的不錯啊,很好,這是沒有渲染圖,直接自己上手畫出來的?”曹教授開口意外的道。
坐在對麵的林教授也是好奇的湊了過來。
“這是什麼地方?和建築圖有什麼關係嗎?”
林教授打量著那個銀白色的建築。
似乎是極為驚詫。
“你該不會說,這個建築,就是周老師的設計吧?”
曹教授早就猜到了,但卻也沒有多說什麼。
等著董陽給他們解釋。
林教授也是這麼猜測的,無他。
這個建築實在是太特殊了!
國內,幾乎沒有人敢這麼大膽設計的!
曲線?
流線型?
這樣的建築,至少現在,可能隻存在於美術生的幻想之中。
這如果不是說建築,還以為說是在造汽車!
哪怕是國外,也不會有這麼誇張的。
他們也隻敢在方盒子上做些微調,他們是從宗教時代走過來的,對於建築的神聖感,使得他們不敢輕易破壞傳統的建築美學。
但不輕易是不輕易,西方個人主義濃厚,對於建築,更是大膽。
甚至要比國內更早的突破常規。
至於說國內,可能也就隻有周老師,在一直引領潮流了。
但他們這個潮流也僅限於建築這個小圈子裡,甚至在建築設計上都沒有什麼史無前例的影響力。
還是設計的建築不足導致的。
或者說,設計的東西還沒有建起來。
不過建築本身就是一個極為漫長的事情。
不可能拿著一個圖紙,就說這是地標。
“如果這是存在於畫裡的建築的話,那我覺得這張畫真的很有意趣,但是如果放在現實裡麵,這樣奇特的建築,就像是流水一樣,可能還真的不太為人所接受。”
林教授感歎了一下。
“這是周老師前天帶著我去現場畫出來的。”
“畫的就是那片場地。”
“緊接著回來的時候,周老師把設計圖的外觀設計完畢之後,就將其畫在了畫上。”
“也就是現在這個樣子。”
林教授聽完之後嘖嘖稱奇。
重新的看向那張畫。
他們也去過現場,但也僅僅是應甲方的要求看一眼而已。
並沒有過於深入的了解。
然而,周越卻將其畫成了畫,而後又把自己的建築放在了上麵。
這雖然說和建築的渲染圖差不多,但是一張畫,又給人一種新的震撼。
就像是把那片天地融入進一張紙有限的空間之內。
而且主體體現的也很突出。
完全就是用其他的襯景,來襯托這個銀白色的建築。
林教授驚歎著,“想不到周老師還會畫畫,而且還畫的這麼傳神?這麼好?”
“是啊,我當時也沒想到,周老師居然能夠把那片天地畫下來。”董陽也是一臉的敬服。
“而且當時旁邊還有一個美院的學生,他說,周老師的水平已經超過美院裡麵大部分的人了。”
“這可能就是天才吧。”
“沒錯。”曹教授點頭,“這就是天才!”
“他會畫古建築的圖紙,就已經證明他的空間感,以及畫麵感都是極強的,這畫畫,也隻不過是把鉛筆換成顏料而已。”
“如果讓周老師畫那種建築的速寫,可能甚至要比大部分的專業畫家都要強太多了。”
其他兩人都是認同曹教授的觀點。
畢竟不得不說的是,周老師實在是太過於驚人了。
“看看電子版吧。”
曹教授此刻也是打開了壓縮文件。
很快,一個三維的模型呈現在麵前。
“旁邊標注的,是各種材料的材質。”
“周老師說設計的理念,是挺立在濟陽河旁的兩座雪山,這兩邊的坡道,讓人們可以直接走上去,走到建築物的頂端,和建築直接對話。”
“一大一小的兩個展演廳,外圍幾乎都用玻璃來做,可以把外麵的景觀,當成演廳的一部分。”
“模糊建築內部和外部的關係。”
聽著他的介紹。
林教授目光露出期待,“不敢想象在這樣的建築裡,在下雪天,或者是暴雨天,坐在窗邊的一角,靜靜的喝著咖啡,透過透明的窗戶,看著窗外的雪景,聽著演廳內部的歌聲,將會是一種怎樣的震撼啊?”
曹教授望了他一眼,不由得笑著開口,“你倒是挺會做夢的,那晴天呢?任由太陽曬在臉上?你到底是聽歌去了?還是去曬太陽去了?”
“這個周老師說內部可能會用一個其他的結構,來把真正的演廳包裹起來。”
“那沒什麼問題了,我這就給甲方拿過去。”
一間會議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