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父大喜,府中擺席三日三夜,好不歡喜,更在府中仆從族人家人數百口上下之言——“吾女十一娘有天天狐之姿。”
言畢,府內好不歡快,手足親朋更添幾分歡喜。
十一娘落於正中,看親朋好友,酩酊大醉,喜不自勝,心無波瀾,隻覺吵鬨,無有所得,中途離席,也不顧父母顏麵,再度歸山修行。
她走之後,席麵氣氛倒是停滯一瞬,父母臉上也有尷尬,但很快再次陷入歡喜之中。
自覺族內吵鬨,十一娘便離了靈狐山,往東而去,尋一處靈氣充裕之山穀,結廬修行。
晨昏交替,寒來暑往。
與雲雀作伴,跟溪水訴情。
父母偶有家書隨靈鴿而來,多是報平安及族中瑣事。
梅父多言族內瑣事,末尾多帶一句“若平安,請回書一封”;梅母多訴兄弟姊妹,言哪個兄弟修行有了長進,哪個姊妹有了心上人,如此種種,末尾也帶了句“吾兒可好,父母一切安好”……
十一娘閱過即放,心湖難有波瀾。
偶有回信,也是寥寥。
直到一日。
她心中慌慌,難以入定,似有所感,驅霞歸家。
遠遠可見蒼翠群山,黑煙滾滾、大火連綿,外麵遮蔽凡人的陣法已然破碎,那大氣磅礴的宅邸,一片焦黑。
遠遠看去,有千百修士,做武者打扮,或持劍,或持刀,或持葫蘆,或持鎖鏈,或持鍘刀,或持符籙,雲卷雲舒,一片森森。
有大修,聲若雷霆,降下煌煌雷火,破陣法,毀府邸,殺大狐,剝其皮,抽其骨,取內丹,動作嫻熟,如宰牛羊。
天有圖籙顯化,內有無數人族聖賢光影煌煌,其意威威,其氣煌煌,若為妖邪,都近不得三千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十一娘終不見往日之疏離,心中似有烈火在燒。
她身形如電,掠過焦土,駕著雲霞,緊趕慢趕,卻如蚊蠅,難靠半分。
山中火,天上雷,落下幾日之後。
梅十一娘步履蹣跚,跌跌撞撞,再度回到梅府。
山中多為青石,此刻卻見一片赤膏。
赤溪緩緩,也不複往日之澄清。
熟悉的朱漆大門已經沒有往日之華光,門口的兩隻鎮宅石獅子也去了一隻,剩餘一隻被端去了半個腦袋,身子跌落土裡,半埋在灰裡,怒目圓睜,像是要說些什麼。
她走到回廊,看著昔日兄弟姊妹玩樂之地,大多坍塌:她走到主廳,見父母宴大宴賓客,宣告她“有天狐之姿”之地,隻剩焦黑一片……
她瞧見了六哥最喜歡的彈弓,被埋在了斷瓦裡。
她找到了三姐姐素日腰間懸掛的荷包,隻剩下殘破的一半,落在樹上,線腳鬆動,裡麵的藥材落了一地。
她摸到了近幾年才出生的十二弟的金項圈,那是大哥搜羅五方菁英,拜請得道高人煉製的法寶……
她繼續往裡走,心如麻木,無有所感。
直到走到了自己的閨閣。
推開殘破的木門,透過昏暗的天光,來到了案桌前,解開了上麵的陣法,從暗格裡找出來一個玉匣子。
打開玉匣子,裡頭有寥寥幾份信件。
十一娘將其一一攤開,發現這些都是自己寄給家中的回信。
她隨意取出一封,可見自己字跡,清晰可見的寫著——
“孩兒一切都安。還請父母保重,望家中兄弟姊妹修行有成,得遇良人,勿念。”
字跡娟秀,透著疏離,乃自己一貫風格。
又攤開一份,上麵似有水漬,寫著——
“孩兒都好,父母切莫掛念。”
又翻了翻,找了一份最底下的,上麵依舊是自己那娟秀的字跡,更多的水漬,似乎要將信紙都要浸透,字跡也不端正了,透著明顯的敷衍,隻有兩字,寫著——
“勿念。”
十一娘起初是心如槁木,腦中如有漿糊,見諸多兄弟姊妹之物,也無有所感,隻覺得渾渾噩噩,可見自己這寥寥數信,如瑰寶放置,又看水漬,最終視線落在了“勿念”二字,心中悲痛如海嘯而來,跌落在地,儘顯狼狽,難以自持。
她隻覺得即便修行有成,可也渾身都疼,眼前之景出現重影,視野變得天昏地暗,悲痛出聲,如泣如訴。
“爹……娘…………”
“孩兒錯了……”
喜歡異類修仙,從山中狐妖到九尾大聖請大家收藏:()異類修仙,從山中狐妖到九尾大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