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世界,一種飲食習慣。
曾經的地球美食,在修真世界已經完全行不通了。
智商高達幾百的修真者,如今就跟非洲食人族一樣,茹毛飲血,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過,身為修真者一員,每次吃生肉的時候,葉晨總感覺自己是那麼的高雅淡然,一點都不血腥。
為啥會出現這樣的感覺?
妖獸的肉,供不應求,太珍貴了。
在修真世界,隻有非常富裕的人家,才能吃上妖獸肉。
。。。
每堂課,給一名學生解答三個問題。
修真世界的知識,包羅萬象。
家教老師中,也就隻有葉晨,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給學生講出簡潔正確的答案。
這天,解答完學生提出的問題。
閒來沒事,葉晨忽然想起自己製作的東北大醬,快要吃完了。
於是,取出了才買的黃豆,進行浸泡。
在修行世界,地裡想要長出黃豆,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可破壞黃豆內蓄含的靈氣,卻隻需一小會。
“老師,你在乾什麼?”
一名學生站在一旁,望著葉晨,不理解的問道。
“我在製造食鹽。”
身為人師,必須以身作則,浪費食物是可恥行為。
正在處理黃豆的葉晨,微笑說道。
“用黃豆製作嗎?”
學生繼續再問。
用黃豆製作食鹽,聞所未聞。
好像有點得不償失。
隻因黃豆比食鹽,要貴很多。
“是的。”
“老師,你做好的食鹽,可以給我分一點嗎?”
“當然。”
“老師,給我也分一點,好嗎?”
“好的。”
浸泡完黃豆,還要燉煮黃豆,這樣的浪費行為,必須要找一個合理的說法。
製作食鹽,隻是葉晨糊弄孩子的說法。
葉晨製作的黃豆醬,在太陽落山的時候,就已經完全做好了。
不過,葉晨直接把黃豆醬收入了儲物袋中,並沒有拿出來給學生們分享。
為啥不分享?
好東西,隻有給特彆想得到的人,才有實際意義。
幾年前,葉晨做了一大缸黃豆醬,硬是一個人,獨自吃了幾年,才剛剛見底。
自從有了黃豆醬以後,葉晨就沒有再喝過食鹽水。
雖然黃豆經過燉煮發酵,早就沒有了靈氣。但是黃豆醬的鮮香,卻完整的保存了下來。
“老師今天做的鹽呢?”
這裡的孩子,跟林菀兒可不一樣,他們把葉晨都當成了自己的師傅,尊重程度遠超父母。
三大缸鹽,全都被老師藏了起來。
什麼意思?
不想給我們吃。
一群想品嘗高級鹽的孩子,望著眼前緊閉的石門,誰都不敢去敲。
石門內。
屋外的一切,葉晨聽的一清二楚。
將今晚要吃的菜,一一取出,然後,才美滋滋的吃了起來。
白天讀書自學的時候,葉晨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
書中說,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每個人的細胞大小,可能相同,但每個人的細胞儲量,卻是天差地彆。
我的細胞儲量,會不會比彆人大了很多?
看了這篇文章後,葉晨立刻就提出了疑問。
為啥這樣想?
修真者在身體沒有產生神識之前,每個人,都是靠自身的精神力,來完成引靈入體。
凡人世界的飛升者,因為修煉過內功,他們的精神力,普遍都比修真界本土修士,強好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