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入職的第二天,徐浩然就開始馬不停蹄的下村開始調研。
他在鄉鎮隻有兩年時間,不抓緊很多事可能都沒有時間完成。
不過在此之前當然得跟劉海秋說一聲。
劉海秋聽完愣了一下,他也算是工作經曆比較豐富的,
掛職乾部見過不少,但是第二天就投入工作狀態這麼積極的還真是少見。
不過他也沒說什麼,想了下有些揶揄的笑了笑,說道,
“這樣吧,既然你想去,我讓林鄉長帶你到各個村熟悉下情況。”
鄉鎮乾部大抵如此,喜歡拿男女之間的事情開玩笑。
不過徐浩然卻並不在意,
他可不像真實年齡那麼稚嫩,這種男女之間的小玩笑很難觸動到他。
想著能有個熟悉情況的人帶著也好,就答應了。
於是劉海秋叫來了林瑜欣,又讓葛新開了鄉裡那破舊的公車,
帶著兩人去各個村轉一轉。
劉海秋本來以為這位市委辦下來的乾部,估計是三分鐘熱度,
等他了解了楓樹鄉的現狀,
估計這份熱度也就差不多消退了,到時候就會和林瑜欣一樣將更多的精力投資在自己身上。
沒看到林瑜欣的辦公室書架上堆滿了書。
這位省委的定向選調生,早就知道楓樹鄉的現狀可不是一兩年可以解決的。
再加上楓樹鄉的班子根本就沒給她多少任務,閒著也是閒著,
自然隻能將大把的時間花在看書上
車子駛出楓樹鄉僅有的一條街道,開始繞進了山裡。
雖然荒僻,但是風景卻是一流。
徐浩然欣賞了一陣,就問道,
“林鄉長,要不你給我介紹下楓樹鄉的基本情況?”
一直安靜坐著看著窗外不停越過風景的林瑜欣愣了一下,
但是也沒有拒絕,想了一下介紹道,
“楓樹鄉下轄12個村,統計人口人。”
“不過楓樹鄉是勞務輸出大鄉,年輕人在鄉率比較低,空心化的現象比較嚴重。”
“實際常住人口大概隻有7到8000人吧。”
徐浩然點點頭,他也是主政過一方的,知道現在這幾乎是農村麵臨的普遍問題。
很多農村1939歲的年輕人常住在鄉村的比例甚至低於20。
可以說農村絕大多數都是以留守老人和兒童為主,沒有適齡勞動力,先天上就缺乏發展的基礎。
“楓樹鄉多山,所以耕地麵積不多,人均耕地麵積還不到半畝地,而且絕大多數都是旱田,出產率低。”
“每年的家庭的糧食總產量基本隻夠自給自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