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複上班以後,李盼兒開始一邊工作,一邊上網查詢最近幾年的餐飲業發展現狀和市場調研分析報告。
她發現,除了疫情期間經濟萎靡對餐飲業的影響比較大以外,其他幾年的餐飲業及其上下遊供應鏈、加盟商都或多或少有所增長,尤其是經濟複蘇後的這兩年,餐飲大盤不斷擴容,競爭也越發激烈。
李盼兒又開始統計香港各個區的知名店鋪有多少家,各是什麼類型的,遇到已經上市的連鎖店也會看一下他們的財務報表。她把查到的資料整理在一個文件夾裡,閒暇的時候就翻開看看,逐漸構建自己的創業方案。
五月底的時候,她和陳思遠合作拍了兩期美食分享的視頻,都是香港本地的菜式,李盼兒也順便分享了香港本地菜的特點,以及當地的飲食文化,比如午飯時間要到一點左右,錯開飯點吃飯會打折,比如剩菜不能說打包隻能說拎走,比如點菜最好一次點好,加菜需要另外付服務生小費,喝茶要給茶位費,自帶酒水要給開瓶費之類的潛規則。陳思遠會介紹每道菜是什麼味道,跟內地的菜有什麼不同,李盼兒會跟著補充一些,也會介紹不同背後的文化問題。
“盼兒,你是不是提前做過功課啊,感覺對餐廳的菜品很了解!”
“稍微了解了一下,畢竟是第一次跟大神一起拍視頻,怕自己掉了鏈子。”
“我覺得咱們兩個還是挺有默契的,以後可以多拍一些這樣的視頻,肯定很受歡迎!”
“當然可以啊,能跟大神合作是我的榮幸啊!”
“彆總喊大神,怪見外的,要不叫我思遠吧?”
“那我跟瑩瑩一樣喊你表哥吧哈哈哈,以後還請表哥多多關照啊!”
“行吧~”
“不過我還上班,不像你時間這麼靈活,拍視頻的話也不好約時間。”
“上班也不影響吃飯啊,再說了,周末的話也能到深圳、廣州這樣的地方跑一趟!”
“對了表哥,你要是想開餐廳的話,有沒有什麼條件,比如開在哪個城市,做快餐還是西餐、火鍋自助什麼的?”
“地點的話最好是上海深圳這樣發達的城市,那裡機會多,也有消費能力,類型的話最好是中餐,比如茶餐廳,家常菜,地方菜,私房菜子之類的,這樣也能做出自己的特色來。”
“在香港這邊,茶餐廳就是快餐店,消費相對低一些,受眾群體也多,剩在薄利多銷,但是競爭壓力也大。私房菜的話我也有關注,這兩年還是挺火的,但是如果圈子太小,廚師又不是很有名氣,也很難做起來。我覺得家常菜會好做一些,也能融入一些地方特色,如果做好了,以後說不定還能開連鎖店呢。”
“看來你還想的挺周到,怎麼,考慮好辭職創業的事情了?”
“這種事情就沒有考慮好的時候,反正沒事就琢磨一下。上次你不是說考慮合作嘛,我就先問問你的意見,看看有沒有可能一起創業,人多力量大嘛。都說民以食為天,做這一行比其他行業也容易一些,不過咱們沒經驗,後麵肯定也會遇到很多困難。我的初步方案也寫的差不多了,到時候發給你看看,不管能不能成,都希望你能給我提一些建議。”
“萬一創業失敗了,那你豈不是沒機會回去上班了?你家還有孩子,你老公會同意嗎?”
“這個問題我跟他溝通過,他也是支持的,要不是因為後來生了兩個雙胞胎女兒,我可能早就開始嘗試了。我有視頻號的收益,我老公也在上班,維持家裡的正常生活是沒有問題的。有他給我做後盾,我也不會有太大的經濟壓力。至於照顧孩子方麵,總歸是有辦法的。”
李盼兒是羨慕那些能平衡好事業和家庭的女性,但她知道自己做不到。
周澤已經被派到了上海的分公司,平時經常加班,雖然這兩周周末都正常回來,但李盼兒看著心疼,讓他以後半個月回來一次。要不是孩子太小,她都猶豫要不要跟著回上海發展。畢竟,兩口子長期分居兩地,家裡還有孩子,很容易因為溝通不暢出問題。不過她在香港待久了,也不太舍得離開。
李盼兒原計劃等萌萌和小小上了幼兒園再考慮創業的事情,到時候就可以給勞拉調休了,周末也能幫她照顧一下孩子,這樣她跟周澤也能稍微休息一下。但自從她從佛山回來以後,創業的想法又開始不斷地縈繞在腦子裡,揮之不去。她覺得自己的時間精力也很寶貴,再過兩年不見得有這股敢想敢乾的勁兒了。與其再等兩年,不如拿這兩年的時間練手,等到孩子都上學了,自己的經驗和能力也跟著被打磨出來了。
餐廳的地點肯定是離家越近越好,但她考慮到成本以及跟陳思遠的合作問題,也考慮過深圳。不管在香港還是深圳,離家都不算太遠,她也能每天回家。所以,她最近關注的也都是香港和深圳的餐飲業情況和相應的條例政策。
“你老公對你可真好,什麼時候介紹給我認識一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