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開彆有目的的學生外,其他學生基本上都是整周的課程,滿滿當當的,壓根兒沒時間理會旁的事。
霍煙在校時候,也就開學時候輕鬆了些,往後就開始各種忙。
這邊學生的上手能力特彆強,要是寫卷子論分數算成績的話,霍煙沒問題。
可這邊大多以實踐課為主,這就讓霍煙有些吃力。
國內過去的學生都有這樣弱點,紙上談兵,能說會道,一旦做東西,能力就差了人幾大截。
第一個建築模型課,很好,霍煙又拿了個b,合著這姑娘一直在打擦邊球兒了,就剛剛過線。
第一學期不管她怎麼努力,全都是b,愣是沒一個b+,也沒有b,倒是很平均了。
放假霍煙就跟著恩特教授幫忙跑腿,看彆人是怎麼做的,課前課後又是怎麼準備的。
中間有一次有幸跟著恩特教授去了趟法國,參與世界頂級建築大師的座談會,儘管全程的法語,讓她聽起來吃儘了苦頭,可到底還是學到了不少東西。
s·jk是當代非常著名的建築大師,他的代表作全球聞名。
見到這些建築大師之前,霍煙心裡就在想,到底是怎麼樣驚才絕豔的人,才能設計出比如迪拜的帆船酒店,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這樣的頂級之作呢?
他們一定都有自己不同尋常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經曆。
一個成熟的作品,它橫空出世之前,一定是由設計師在經過沉澱和生活的洗禮之後而成的。
一件成功的作品,它一定是有耐人尋味的底蘊和意義。
在與s·jk先生見麵當天,霍煙就被大師風範給折服了。
你一定會認為已經達到建築設計領域神壇位置的大師級人物,一定是冷漠對人不屑一顧的吧。
可霍煙見到的s·jk先生,卻並沒有任何架子。
座談會上的每一個他都主動握了手,就連她這類還算不上設計師助理,頂多頂多算個跑腿拿資料的小角色,s·jk先生都和藹的握了手,這讓霍煙很是受寵若驚。
座談會上來了不少的大師,也是在這會上她才知道,原來帶她來的恩特教授多有名。
米國當年在九一一事件中崩掉的世貿雙塔可還記得?
那就是全球最拉風的世界最高樓,被一架飛機乾掉,十年後的新世貿大廈建成,而霍煙的這位導師教授,就是參與設計新世貿大樓者之一。
這讓霍煙那個震驚啊,藏匿在紐約各大學府中的教授,隨便一個都是這麼有令人驚掉眼珠子。
看看這些低調而又內斂的大師級建築師們,再看看自己呢?
她有什麼?
自己曾經那些個設計作品,跟這些人一比,簡直就是小兒科。
當初自以為自己好像也不錯了,現在才知道,她頂多隻在京都小打小鬨而已。
這為人吧,還是要低調。
從法國在回米國後,霍煙開始沉澱自己,看了大量的設計作品,積累了一定學識和實踐能力,在取得恩特教授的認可後。
她成為恩特建築設計室的唯一一個華人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