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招攬人手嘛,這事兒對於彆人來說可能還難點兒,可要是有郭家支持,那就再簡單不過了!”
寧遠對於這個事兒確實是有計劃的。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本土的港島人,怎麼可能會跟著他們幾個內地佬去混生活呢?
如果人家想圖個安穩,直接就選擇那幾個大字頭投靠就得了。
如果是有野心的,那必然是拉著自己村子裡的發小朋友自己單乾,也不可能去跟陳亮子他們的。
而像很多內地偷渡來的,其實也是各自有各自的同鄉會的,潮汕,閩南,廣西等等,都有各自的勢力。
陳亮子他們在這裡,說句不好聽的,是真的招不到人手的。
但是,如果有海運船隊,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彆忘記,前麵,東南亞,兩越剛完成了統一,老美子從那片戰爭沼澤中退出去是退出去了。
可是,戰後的重建卻是真的困難重重的。
沒看見他們家領導人,求援助都求到四九城去了麼?
這是真的慌不擇路啊,人家家裡都快揭不開鍋了,還好意思往這兒來伸手!
不過,寧遠也知道後續,對吧,為了盟友,同一個陣營的小老弟,那怕勒緊褲腰帶,也是要幫忙的嘛!
不過,這點援助,杯水車薪罷了。
從去年開始,就有很多的越喃人從那邊或者偷渡或者移民到了港島這邊。
當然了,絕大部分都是偷渡來的。
而且,幾乎都是難民,很多人都被安置在了屯門,啟德,深水峙等等地方。
其實最開始,難民是被安置在市中心的政府用地上的。
但是後來由於居住環境太過於擁擠,而且人數也越來越多。
沒有辦法,他們就隻能被安置在廢棄軍營或空置的政府土地上,搭建半桶形鐵皮屋以做過渡了。
具體地點則是,包括屯門的望後石難民營、啟德的啟德機場難民營以及深水埗的深水埗營地等等。
這些難民,很大一部分都是青壯,不是青壯,也跑不出來)而且,還都是有著數年戰爭經驗的青壯。
喃北兩越,從61年就開始打了,一直到前年,才把老美子打出去。
他們國內的青壯,幾乎都是民兵,而且,更重要的是,很大一部分,都是華裔。
當然了,這兩年第一批能夠搶著逃出來的,大部分都是越猴子。
華裔還沒有大批量外移,不是他們不想,而是沒有條件,畢竟,在人家眼裡,他們也是外來戶,也要遭到排擠的。
郭家的船隊在東亞東南亞都有進出口貿易航線。
從去年開始,兩越統一後,也有了外貿點。
以他們家的船隊作為基點,從越猴那邊,撈出來一批有經驗的又靠得住的華裔青壯,不是太大的問題。
這個時期的越猴華裔是真的能夠靠得住的。
經曆了那麼長時間的內亂和戰爭,隻要有一個逃出來的的機會,有人能保證給他們吃飽穿暖,那是真的敢把命賣給你的。
所以,寧遠從一開始就把目光盯在了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