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
三清宮。
太清、元始、通天正聚在一起論道,交流探索聖人境界之上的大道。
不過在論道之中,因元始與通天道途理念衝突,導致不是很愉快。
太清老子對此十分無奈,又不得不出麵調解。
“二弟、三弟,闡教教義的順應天意也好,截教教義的截取一線生機也罷,都是對道的理解,你們大可不必為此光火。”
“而且不要忘了師尊指點我們的道途,這也是盤古父神賦予我們的使命。
我們三人的少年態、年輕態、老者態,代表過去、現在、未來三位一體。
不過比不上元始主萬物開端,我主智慧教化,通天主末劫破滅的三位一體。
元始即原始,如盤古父神開天辟地、重衍世界,為一元之始。
我主教化之責,引領眾生開啟智慧建立文明,追逐無上大道。
通天為末劫,破滅演變陷入停滯、乃至衰敗的世界,將一起返本歸元。
破滅不是毀滅,而是推倒重來涅盤重生。
再由元始開天辟地演化世界,以此周而複始,引領世界演化至永恒不朽之境界。”
“如今的洪荒世界,天地人三道圓滿,世界之力吞噬混沌氣反哺洪荒,進入了快速演化成長的狀態,應該不會有停滯衰敗的可能。”
“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們的道,並且我們還要以此三條道途快速提升境界,追上他們的腳步。
他們都是聖人七重聖境之上的境界,我們與他們還有著巨大差距呀。”
說到此處,太清老子不由歎息。
所謂一步先,步步先,先行證道成聖的女媧師妹,都需要他奮力追趕,他這玄門大師兄有些名不符實。
而且隨著聖人境界逐步提升,往上的大道玄妙,越發高深莫測,道則繁複晦澀難懂,境界提升變得無比緩慢艱難。
所以想要追上談何容易,道祖、魔祖、道尊都是驚才絕豔的聖人,肯定不會止步不前。
他們盤古三清,任重而道遠呀。
太清老子目光深沉,注視著元始與通天,這倆個弟弟如今還在為道途理念而爭執,一點都不明白他心中的壓力。
“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位一體。還是創世、教化、末劫三位一體,都極其高深莫測的大道。
特彆是創世、教化、末劫三位一體,祂不是三千大道法則,但可以包含三千大道法則。
而你們此時還在為曾經的闡教教義、截教教義爭執不休,難道就走不出樊籠,轉修追逐更高的大道嗎?”
“闡教道統、截教道統,可以繼續延續順應天意之道,有教無類截取一線生機之道。
但你們是聖人,應當有海納百川之胸懷,道統教義不應該是你們的全部,更不應該畫地為牢自囚樊籠。”
“你們讓我很失望。”
太清老子惱怒的大聲訓斥,一臉失望的看向元始與通天。
聽聞此言,元始與通天如遭雷擊,萬般念頭在心中瘋狂湧動,聖威氣勢控製不住的暴動溢散。
魏巍昆侖山,頓時被聖威籠罩,道闡截三教弟子為之惶恐。
太清老子當即施展聖人神通,這才將元始通天散發的聖威氣勢,攔截在三清宮內。
…
良久後。
“大兄教訓得是,卻是我們一葉障目了。”
“大兄之教誨,讓我們幡然醒悟。”
元始與通天如大夢初醒,明悟自己道不應該是這樣,道統教派隻是他們的一部分,身為聖人豈能自囚樊籠。
“就如大兄所言,身為聖人當有海納百川之胸懷,萬帆同梳之理念,最終殊途同歸。”
元始明白自己走創世開端之原始,道途高遠無量。
但同時也需要領悟更多的大道,補充入創世大道。
包括自己的順天之道,器之大道。
“是我與二兄狹隘了,如果我們領悟創世、末劫大道,闡述天意順天之道也好,向死而生截取一線生機之道也罷,都隻是包含在其中之一的道罷了。”
通天此時想到,自己破滅世界之後的重生,不正是契合截取遁去其一的一線生機嗎。
而且還是世界、包括無量眾生的一線生機之終極。
通天明白,若有一日,真需要自己破滅世界,眾大神通者也會庇護無量智慧生靈。
世界輪回、重衍世界,也不可能讓無量智慧生靈隨著世界一起破滅,返本歸元為世界本源。
…
元始與通天先後發出反省感慨,他們也真正明悟了自己的道,不再受困於闡述天意順天之道,截取遁去其一的一線生機之道。
“你們能幡然醒悟就好,要知道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