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趙令節在短暫的思考過後,就放棄了繼續追擊的想法。
轉而命令部分士卒們短暫歇息,後派遣了一部分士卒在全鎮搜集幸存百姓。
隨著鑼鼓聲震天響,蠻軍被一支叫做鐵壁營的乾人軍隊打跑了的了消息也擴散開來。
躲在暗處瑟縮不安的百姓們也漸漸的爬了出來。
看著遍地熟悉的屍骨和被多數被焚毀的家園,百姓們無不悲痛欲絕、痛哭流涕。
看著這一幕,趙令節也歎了口氣,心中也不是滋味。
南府在平陽縣的兵力捉襟見肘,軍隊主要集中在縣城和與魔族對峙的前線。
對於周邊鎮子和村莊的保護能力極為有限。
這也給了這些蠻兵肆虐的機會。
幸運的是,趙令節在看到了鎮子內的房屋燃燒產生的黑煙時察覺到了不對勁,帶兵趕了過來。
若是他們選擇繼續執行任務,忽視了衝天的黑煙。
恐怕,鎮子內現在僅存的的兩三千百姓也大多會慘遭蠻軍毒手。
趙令節深吸一口氣,壓下了心中的情緒。
開始指揮士卒們積極調動百姓,進行著屍體的掩埋以及滅火等工作。
一開始百姓看到了這些陌生的兵和鐵壁營那陌生的紅色旗幟,心中也是充滿了戒備和恐慌的。
善後工作也都是這些兵讓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根本不敢忤逆。
畢竟,隨著戰事的爆發,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也都被大眾所知曉。
蠻軍劫掠過後,官軍再劫掠一次的現象,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百姓們隻能暗地裡祈禱著,期盼這一批兵能夠大發善心,不要奪走他們的小命。
但隨著相處下來,百姓們驚訝的發現,鐵壁營的士卒並未如同監工一樣監督他們工作。
而是將武器掛在腰上或背上,跟自己一樣在認真的忙碌著。
竟然是一副真的要幫助他們的樣子。
隨著清理和善後工作的進行,百姓們也漸漸的接納了鐵壁營的士卒們。
心中對於鐵壁營的恐懼和戒備也消散了不少。
但心中還是微微有些有芥蒂,畢竟他們可是兵啊!
幾名上了年紀的老人一臉的讚歎,他們大膽的走上前來,誇讚鐵壁營的士卒們都是好孩子。
聽著年長之人的誇讚,鐵壁營的士卒們有些喜悅和不知所措。
一個個的撓著腦袋,靦腆的站在原地,甚至有幾個士卒臉都紅了。
看著這些單純稚嫩的臉龐,百姓們這才意識到。
原來,這些大發神威將蠻兵全部趕出去的士卒竟然也大都是一些淳樸的漢子。
甚至有些士卒在百姓的眼裡還是個孩子模樣。
百姓與士卒一起工作,逐漸拉近了瑞雲鎮百姓和鐵壁營的關係。
雙方一起同心協力,終於將鎮子裡的火勢撲滅,還將散落的屍骨集中起來,進行了妥善的掩埋。
將這些事情全部處理完畢以後,看著雙目茫然的百姓們,對於他們這些人的安置工作,趙令節有些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