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來想去,石聞遠給臨海城的孫銘等人寫了一封信。
要求他在臨海城內秘密尋找一些有能力、有德行,最好還是仕途失意的小官吏。
之所以沒有寫信給能量更大的蕭天華,還是因為石聞遠不想讓自己未來的官員沾染上蕭家的關係。
如果石聞遠手下的官員是蕭天華介紹來的,那麼不可避免的,這些官員就會傾向於蕭家的利益。
這對於石聞遠來說,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叮叮當當——”
赤鐵鎮的鐵匠鋪裡火光通明,汪達正帶著擁有軍匠兵魂的戰友們打造獨屬於鐵壁營的製式戰甲。
雖然新建造的,最契合軍匠工作的熔煉爐和鍛造台暫時還不能投入使用,但是看著堆積如山的鐵礦,軍匠們的心裡還是癢癢的。
所以,心癢難耐的軍官們就聚集了一些鐵匠學徒,決定先用鎮內本來就有的鐵匠鋪打造出一些東西出來。
經過了一番商討過後,汪達拍板決定一部分人繼續製造重弩專用的箭矢。
另一部分人則跟著他一起打造幾套鐵壁營的製式裝備,隨後將這些裝備送給石聞遠定奪,讓石聞遠確定最終主要打造哪種戰甲。
汪達一共做了三套方案。
第一套製式裝備是一套符合大乾人審美的黑色的重裝紮甲。
具備全身防護,頭部是一圈鐵兜鍪,平常可以作為這樣的頭盔,作戰時可以放下兜鍪,護住整個頭部和脖頸,整體形態類似於宋代的步人甲。
第二套甲胄是一套重型紮甲配鏈甲,頭部是一個鐵盔連帶著大片的鏈甲,戴上以後,對於防護刀砍的切割效果極佳。
第三套甲胄是一套黑色的魚鱗紮甲,前胸和後背都是魚鱗甲片,其餘身體防護皆為尋常紮甲甲片。
防禦力同樣強悍,頭盔也是全防護的護目盔,防禦力超絕。
至於為什麼所有的甲胄全都是紮甲,這也是汪達經過深思熟慮後這麼做的。
究其原因還是紮甲維修最為容易,防護性能也不差。
哪怕是最普通的士卒,隻要手裡有甲片和堅韌的繩子,也能輕易換掉損壞的甲片。
對於汪達來說,這三套出自他手中的甲胄都是極為優秀的甲胄。
都能給予士卒們良好的防護效果,但是最終需要選擇哪個作為鐵壁營的製式裝備,那就需要石聞遠拍板做決定了。
汪達也同樣製作了三種不同種類的製式佩刀。
其中一種佩刀略帶弧度,對於輕甲和無甲單位能造成恐怖的殺傷,較為適合騎兵和斥候使用。
另外一種刀的刀刃筆直,刃口硬度極高,具備一定的破甲能力,刀身堅韌。
就是工藝較為複雜,需要多耗費一些時間,鍛造的速度可能沒有那麼快。
最後一種刀則是參考了當今大乾南府軍配備的軍官腰刀,沒什麼特彆的缺點,也沒什麼值得稱讚的優點。
特點是鍛造工藝簡單,很容易批量生產。
將這些製式裝備的樣品製造完成以後,汪達親自帶著一隊士卒趕往了永鞏縣城。
這些東西全都是他製造的,也隻有他最了解這些裝備的特點和性質,所以由他親自前去彙報是再合適不過的了。